孩子爱告状怎么办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

ID:37154230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_第1页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_第2页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_第3页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_第4页
资源描述: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爱告状怎么办生活中我们发现,3-6岁的孩子特别爱告状,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都相对薄弱,所以他们会经常向成人告状。但是,我们提倡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作为父母,要耐心分析孩子的告状心理,正确处理孩子爱告状的行为。   本文根据孩子“告状”的目的,选取三种典型场景,让妈妈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引导。   表现一:检举家人   案例   镜头1:“妈妈,爸爸今天又吸烟了!”   镜头2:“妈妈,哥哥还没洗手就来吃饭了!”   原因分析:对规则的敏感性   成年人所讲的告状,是指告密或搬弄是非。这是不正派的行为。可是幼儿的告状是性质完全不

2、同的概念。这说明儿童已经开始有了进行是非判断的意识。因为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记住父母定下的规矩了,如他们记得妈妈规定爸爸不能抽烟,所有人吃饭前必须先洗手等,并且大都无条件地相信它们的权威性,对这些规矩极其敏感,一旦谁没有按照自己熟悉的规则去做,他们就会觉得不能理解。对一个人不可以的事,对所有的人都应该是不可以的,怎么可以有例外呢?   对策:   (1)及时安抚   对宝宝来说,告状是个很严肃的事情,他需要你的耐心与关注。而且宝宝告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你与他站在统一战线,先不论事实如何,都要及时地安抚宝宝的情绪,比如“妈妈知道了,一会去把爸爸的烟都搜出来!”“

3、哦,妈妈知道了,让哥哥马上去洗手了再来吃饭。”让小家伙知道,他的“努力”是值得的。   (2)积极处理   告了状,就要结案,这样才是对宝宝真正负责任。要根据你得到的信息,采取最积极的处理办法,比如当着宝宝的面,让爸爸把烟都交出来,并说明抽烟是有害健康的。让哥哥先去洗手再来吃饭,并告诉哥哥,不洗手就吃饭是不卫生的。要让宝宝知道一些正确的规则是应该遵守和坚持的。   表现二:检举犯错误的朋友   案例   镜头3:“妈妈,明明又掐花骨朵儿啦。”   原因分析:渴望获得成人的肯定   孩子告状,常常是希望获得父母肯定、认同的一种方式。这也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

4、点之一。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老师和父母对循规蹈矩的孩子一贯是鼓励的。所以宝宝会检举他人,追求自我表现,希望成年人对他自己的是非判断做出肯定。同时,告状说明孩子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也许会想“我要是摘了花儿,妈妈要发脾气的,因为妈妈说过不能摘花,所以我没有摘花儿”。但孩子总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即使这些缺点与别人的一样也不容易发现。所以,孩子喜欢告别人的状,以示别人不好而自己好。   对策:   (1)对宝宝好的行为给予肯定   渴望受到大人的关注和夸奖,是幼儿的一种普遍心理。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有了初步的独立意识

5、,但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实际处事能力又相对偏弱,所以遇到问题时,孩子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告状”,向成人求助。针对这种行为,首先我们应该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如我们可以表扬他说:“明明摘花是不对的,你没有这样做是好孩子。”这也是培养儿童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和良好的克制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2)把“被告”当作一面镜子   有些孩子告发别人的缺点的同时,自己身上也恰恰有这些毛病。其实,这是教育孩子改掉坏毛病的一个好时机,父母可以趁势启发孩子说“明明这样做不对,你应该怎样呢?”并鼓励让孩子自己说出正确的行为,以此帮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表现三:检

6、举与自己发生矛盾的朋友   案例   镜头4:大型玩具里有一个小秋千,过了一会儿宝宝急匆匆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小吉不让我荡秋千。”   (案例)镜头5:“姑妈,姐姐不让我玩她的布娃娃,还说:‘想玩,就回家玩自己的去!’”朵朵跑到阳台,哭着向正在晾衣服的姑妈诉说着小表姐的“罪状”。   原因分析:   (1)宣泄紧张情绪   当宝宝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成人告状时,这实际上是孩子宣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以求达到心理平衡的一个过程。告状时他心里会想“我每次荡秋千的时候,都让小吉和我轮流打,可是小吉只顾自己一个人打,根本不让我打,不对的是小吉啊!” 

7、  (2)寻求帮助   4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不时会出现一些分歧、不够友好、甚至是暂时的“水火不容”。面对如此“意外”,有些宝贝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和处理,尤其是当自己受了委屈、处于劣势或感到了压力的时候,第一时间闪现在头脑中的办法就是向家长求助。实际上,孩子的这类告状,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求获得大人的帮助,即希望通过大人们的“干预”,说服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策:   (1)认真倾听,弄清事实   不要说话,有礼貌的倾听孩子的心声,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宝宝的感受,敷衍和心不在焉的态度会使孩子更觉得委屈,而且对孩子也是一

8、种不礼貌、不尊重。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