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ID:37160728

大小:17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9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母亲河《长江之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理清作者思路,解决字词。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和吟唱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特点,试着仿写。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路,解决字词。。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和吟唱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检查预习情况。1、交流有关长江的资料,可从利、害两方面来谈。2、初读诗歌情况,随机处理字词。3、小组交流学案三、四,在完善补充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见解出示在黑板上。二、明确目标:初步感知,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导学探究1.画一画你喜欢的句

2、子,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诗歌分几节?各写了什么?3.这篇诗歌的内容是什么?4.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四、总结拓展学生活动:课前预习:一、预习交流1.长江是我国第____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流经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河流全长____千米。2.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rǔzhī  wǎnjiù  dàngdí  chénāi(  ) (   ) (   ) (   )qìgài guàngài chūncháo qínghuái(  ) (    ) (   ) (   ) 1.学唱《长江之歌》这首歌曲。2.作者用你拟人手法赞

3、美长江,你能模仿这种方法赞美自己家乡的河吗?五、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欣赏歌曲《长江之歌》3.辨字组词溉()彩()劈()键()挽()  概()采()臂()健()搀()4.这首诗要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三、再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什么?四、浏览诗歌,思考作者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重点语句提示:A、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用纯洁的清流……推动新的时代。B、我们赞美长江……母亲的情怀 2、体会文章两个小节的对应写法,并以《黄河》为题,试仿写一个小节。展示反馈内容:1、展示预习交流内容。2、反

4、复吟诵,感受诗歌特点。当堂检测内容:1.给下列词语注音:洋溢盎然恢弘醇美绚丽2.全文一共有()个小节,它们之间是()关系,这是《话说长江》栏目的主题歌曲,作为词来讲,它十分讲究韵律,读一读这首词,押韵的字是()。3.试着背诵这首歌词。拓展提高:1.辨字组词。溉()彩()劈()薄()概()采()臂()礡()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雪山()的长江()的气概()的奔腾()的荡涤()的回荡《长江之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4.进一步查阅

5、资料,全面了解长江。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学习难点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预习交流1.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2.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二、呈现目标三、导学探究1.读课文,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再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阅读“丁丁”“冬冬”学生活动:1、完成词语搭配连线健美的 清流   严格的 态度纯洁的 臂膀   严厉的 要求无穷的 国土   严肃的 形势花的  源泉   严峻的 目光2、读课文,交流课文理解。的视角,填写“我的视角”。  4

6、.说说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四、总结拓展1.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声朗诵,试着背诵。  2.指名背诵。3、再次读课文,掌握表达特点。4、填写“我的视角”5、交流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6、背诵当堂检测:按原文填空。(1)你用甘甜的乳汁,你用。(2)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你用,﹔你用,。拓展提高:  1.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体会文章两个小节的对应写法,并以《黄河》为题,试仿写一个小节。板书设计长江之歌  雪山走来东海奔去乳汁哺育臂膀挽起无穷的源泉  远古走来未来奔去清流灌溉力量推动母亲的胸怀《三峡之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交流作者与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