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

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

ID:37164627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9

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_第1页
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_第2页
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_第3页
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_第4页
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甫诗三首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2、掌握诗歌鉴赏里面借景抒情和咏史怀古两种表现手法,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并背诵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大意,运用“知人论诗”的方法准确理解作品主题。2、运用老师精讲示范,学生合作学习,课后独立思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杜甫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学习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目标:复习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通过《秋兴》

2、的讲解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一、复习杜甫及律诗的相关知识。(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为他曾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又被称为(杜工部)。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作(诗史),他本人被称作(诗圣)。(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是指他写的(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风格)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作品收在《杜工部全集》里。(3).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八)句(四)联,

3、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凡偶数句都要押韵;中间两联须对仗。二、解题参看注释,“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明确这首诗的鉴赏重点:借景(物)抒情。三、方法指导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答题要点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出什么特点;作者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怀。四、具体解析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找出这首诗写到的跟秋天有关的景物,并用诗里面的字眼描述这些景物的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景物特点玉露枫树林凋伤巫山巫峡萧森波浪兼天涌风云接地丛菊开孤舟系寒衣砧急2、结合上面的表格用

4、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前四句所写的秋天的景象。前四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巨浪滔天,风起云涌的苍凉、壮阔的秋景图。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这四句的深沉意韵。      背景:《秋兴》写于公元766年的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强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在外与吐蕃的战争也接连不断。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写此《秋兴》时,作者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

5、《秋兴》这首诗。 这样一来,作者写凋零的枫树,不仅是在再现客观的自然景象,还以此喻指国运的衰退,人生暮年。写滔天的巨浪,漫天的风云也喻指国家动荡不安,自己为此心潮起伏。4、扣住后四句的景物特点,找出含有作者感情的字眼,概括出诗人寄寓在这些景物中的思想感情。字眼:泪、孤、故园心、寒感情:故园之思、羁旅之苦、孤寂之感。5、通过以上分析,完成对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鉴赏。作者通过对(巫山巫峡一带玉露、凋谢的枫树林、兼天的波浪、接地的风云)等景物的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萧条、凄清、苍凉、壮阔)的深秋图景,表现了作者(忧

6、国忧民)和(漂泊在外思念故乡的孤独抑郁)的感情。6、诵读并背诵这首诗。第二课时目标: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登高》,以此复习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一、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二、运用上节课所学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鉴赏《登高》1、这首诗写到了哪些景物?诗里面分别用哪些字词描写这些景物?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描写景物的字词有:“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些景象的特点。特点:悲凉、清冷、壮阔3、联系上首诗理解“落木”

7、“长江”这两个意象的深沉含义。落木:由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有一种迟暮之感。长江:长江不尽,但人的生命有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江水的流逝还比喻时光的流逝,韶光已不在,但是壮志却未酬。4、找出后两联中含有作者感情的字眼,体会作者由登高所见之景引发的情。字眼:悲、独、恨、潦倒感情:漂泊之苦、人生迟暮之感、疾病加身之痛、壮志未酬之憾。5、通过以上分析,完成对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鉴赏。这首诗通过写(登高所见之景),描绘了一幅(悲凉、清冷、壮阔)的深秋图景,表达了作者(长年漂泊在外孤独、

8、寂寞的羁旅之愁和迟暮之年壮志未酬的感伤。)三、诵读并背诵这首诗歌。四、随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①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明确: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②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写出落榜后孤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