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数之原理渗透法

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数之原理渗透法

ID:37167801

大小:57.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数之原理渗透法_第1页
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数之原理渗透法_第2页
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数之原理渗透法_第3页
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数之原理渗透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数之原理渗透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数之原理渗透法  这里的原理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高考作文中,若能穿插进这样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不仅能使文章充满哲理的光彩,也能使作文论证的高度大大上扬,也使作文的结构浑然一体。实际上对任何一件事物的认识或者写作任何一篇论述事理的文章,都或多或少可以用上一两个哲学原理,关键看你肚子里有没有货可以批发,是不是会对号入座。那么,常见的原理有哪些呢?  一、客观全面的原理。辩证法告诉我们,看事物要全面而不要片面,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全面的观点要求我们看事物发展

2、要认清主流和支流,既不要光看支流而忽略主流,也不能只看主流而忽视支流,要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发展。如1990年高考作文读一个小姑娘对玫瑰园的看法,就可利用这条原理。  二、发展变化的原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1991年高考作文《近墨者墨》和《近墨者未必黑》就从这个角度来论述。  三、互相联系的原理。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以

3、及事物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这就要求我们看事物时,要用联系的观点,而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事物的联系,还表现在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四、对立统一的原理。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它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中。我们在认识、分析事物时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矛盾对立的双方都在一定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  五、由表及里的原理。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认识事物要由表及里,只有这样才

4、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思维深刻性所要求的。  考生例文1  麻雀只看到了燕子的缺点逃避严寒,而忘记了燕子所立下的种种功绩。其他的几只鸟也大抵如此。它们只注意到了别的鸟的缺点,而置优点若罔闻。这难免会出现所发出的种种错误的见解和偏激的论断。其实,燕子逃避严寒又何尝不是一种必要的、明智的选择呢?  我们待人处事也应分成两面,既要看到人或事物的缺点,更要注意发掘利用他们的优点。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燕子逃避严寒是真,但这又何尝不是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呢?我们对待问题不仅应当判断它的正误

5、,还要辩证地找到正中之误、误中之正。正的要发扬光大,误的要摒弃杜绝。  中国有许多格言都曾论述过要辩证地看待问题的重要性。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等。既然完美无缺的事物本不存在,我们就更应辩证地看待问题,找出美中不足以及不足中的可取之处来。  辩证的观点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极为重要。例如对待一个学生,不仅要看他的成绩,还要看他的各个方面。优秀的学生如此,差的学生亦应如此。如果学习不好,德、体、美都很出色,那也就为差生不差了。又如我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人抱着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诚然

6、,改革开放也难免混进一些渣滓,但纵观全局,辩证分析,利大于弊。所以坚持下去,终于取得了成功。  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因为地里长着荒草就放弃了一地的青苗。也不能只因荒原中仅存的一棵青苗而把它说成是良田。如果我们也像鸟类那样相互攻击、讥讽,岂不令智者嗤笑!对待人或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优点又要善于发现不足,但不应以此为据,互相攻击。  简评:本文的中心词是辩证。不但以辩证为题,以辩证开篇,而且以辩证展开议论,以辩证阐述道理,最后辩证统领全文。作者巧妙地将哲学原理运用到作文中,构

7、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主旋律,给人一种中心明确,论点鲜明,重点突出的感觉。  江苏考生例文  你知道10减1等于几吗?9。对,可也不完全对。  如果是树上10只鸟,被枪打掉1只,这里的10减1就不一定是9,而可能1只鸟也没有。  如果是鱼缸里的10条金鱼,死了1条,问鱼缸里有几条金鱼,那么10减1还是等于10。  如果是夜里点燃的10支蜡烛,被风吹灭了1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是1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  如果是桌子的10个角,砍掉1个角,那么10减1还是不等于9,因为我们将看到11个角。  好了,

8、如果现在再问10减1等于几,你还会想到9吗?你还有其他答案吗?  是的,生活的智慧不同于简单的数字逻辑。10减1现象告诉我们:如果你要到罗马去,你可以找到很多条大路,只要转一下身子或是换一个角度就可以了。  要拥有10减1的智慧,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甚至多面,就如前面那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如果囿于纯数学领域,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答案。但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