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buy在中国可以成功上市的分析

bestbuy在中国可以成功上市的分析

ID:37177018

大小:21.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bestbuy在中国可以成功上市的分析_第1页
bestbuy在中国可以成功上市的分析_第2页
bestbuy在中国可以成功上市的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bestbuy在中国可以成功上市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过BestBuy在加拿大成功的经验和对于中国市场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BestBuy能够在中国市场实行双品牌的战略下取得成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自身因素考虑,BestBuy拥有着自己的经营理念:快乐诚实,年轻,高科技技术;拥有着自己的标准运营平台(SOP),包括产品加工运作,交易处理,客户联系,商店管理,产品货物销售和固定系统程序的一个加工的组织。因此在自我品牌的打造和产品销售上能有较好地收益。第二,让我们先来分析下BestBuy在加拿大市场成功的原因。首先,当其收购FutureShop之后考虑到加拿大人中拥有超过95%的独立品牌意识,并没有取代其品牌而

2、是保留FutureShop的品牌让它以一个独立品牌的身份跟百思买进行竞争,形成双品牌战略。其次,由于BestBuy和FutureShop在品牌打造上的有着极大的差异:BestBuy注重“科技是有趣的,我要让它更好的为我的顾客提供便利”的平民消费观,而FutureShop则是精于高端科技,因而两者的在市场定位时所针对的目标人群也不同,不会产生冲突。同时,在这种双品牌战略模式之下,BestBuy不但保留了原本属于FutureShop的客源,更是通过价格竞争的假象吸引了更多第三方客源。第三,我们来重点讨论下BestBuy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先看看中国国内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的经

3、济正迅猛发展,2004年中国的国民收入较去年上升了18.06%,2005年上升了15.27%,国民收入逐年递增。中国城镇人均的消费支出从2004年的7,182(百万)上升至7,943(百万),国人的消费水平和购买力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对于高科技电子产品的需求将越拉越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国内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且家电市场没有主导的企业。因此,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和时机成熟,战略选择非常合理。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下BestBuy的双品牌战略。2002年,BestBuy收购了中国第三大家电企业江苏五星,为其实现其双品牌战略迈出了第一步。我们认为此战略十

4、分可行:首先,由于目前大城市的家电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而相比之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则较为缓和,鉴于江苏五星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因而确定了双品牌战略的可行性。第二,五星主要的购买群是中等收入的家庭,而BestBuy的目标人群则是崇尚高科技的年轻,并不冲突。其次,二者的销售的商品也不尽相同,前者是家电一类,而后者更注重于电子高科技产品,如此一来销售的覆盖面和人群都可以扩大,从中获得的利益自然不在话下。第三,我们分析了一下BestBuy近年来运营情况,其在利润稳步增长的条件下,国外市场的也逐年提升,从2003年的2323(百万美元)到2004年2817(百万美元)再到2005年的

5、3468(百万美元),可见其在国外市场的经营能力相当不错。另外,选择避开国美苏宁占有很大比重的华东(68%)和华北(48%)地区,转而进入不着眼的二三线城市,能够在较低的竞争环境更好的发挥其经营能力强的优点。最后,我们看下双品牌战略的缺点:在双品牌的模式下,成本必然会增加许多,诸如花在广告费和人员聘用上的费用。两个品牌的的客源和收入也有可能重叠甚至产生冲突。但是,在BestBuy上,由于其在市场地位和目标人群选择上的合理,使得两个品牌能够互为补充,显得相得益彰。在良好的经营模式下,些许的人员广告花费自然可以弥补。简单来说,两个品牌的销售商品和人群不同,均可以各自盈利,如

6、此一来,公司总体业绩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BestBuy在中国市场能够取得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