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段考诗歌赏析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

ID:3720314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_第1页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_第2页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_第3页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赏析《观沧海》1.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选自《乐府诗集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3.《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头以“观”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中前六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幸甚

2、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4.有人说诗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若”字表明了诗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5.《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景像的诗句中,写动景诗句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静景的诗句是山岛竦峙;草木丛生;百草丰茂 。6.在《三国演义》中和在民间故事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雄。显然那是一种误解,是文学形象。请你结合《观沧海》一诗和自己对曹操的了解,说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胸怀大志,以天下为

3、己任,才能出众,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动乱,推动了历史前进,是有贡献的。7.试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做简要赏析。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作。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

4、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杨花,子规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3.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悲苦哀怨的心情。4.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5.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

5、高洁。6.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8、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暮春  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9、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忧虑和愤懑。表想了真挚、纯洁的友谊。10.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11.从“我

6、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12.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朋友离别之际的深情,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要把情谊寄与明月一直追随朋友而去,此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

7、华流照君”两句意境相近。15.“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离散、漂泊,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16.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4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17.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杨花、子规、明月、风18.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答: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8、带到夜郎西。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