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连加

100以内数的连加

ID:37204459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100以内数的连加_第1页
100以内数的连加_第2页
100以内数的连加_第3页
100以内数的连加_第4页
100以内数的连加_第5页
资源描述:

《100以内数的连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0以内数的连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76—77页,第七单元加与减(三)(100以内数的连加)。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初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经历数学的再创造,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强调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并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运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连减、加

2、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100以内数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在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引入连加的实际问题并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你们过得开心吗?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那天进行了一次“套圈游戏”的小比赛,

3、老师把比赛的情况纪录下来了,你们想看吗?(想)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与统计表。[由于“连加”的计算过程单调、趣味性不强,而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因此,变书上的静态图表为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做小裁判参与游戏之中,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注意力进入关键环节的学习。]二、结合实际体验估算1、师:观察套圈过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师:请同学们看看统计表里的数据,你估计笑笑和淘气两个人谁赢了?你是怎样估计的?(学生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时,教师抓住较好的估计方法进行引导。)[此环节旨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尝试

4、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套圈中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交流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可以有不同的估计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渗透估计的策略性,同时将初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三、合作交流探究算法1、独立思考,探索算法。(1)师:同学们用不同方法进行了估计,结果都是推测淘气获胜了。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计的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说出通过比较两人的总分数就可以知道谁输谁赢了,(2)生提出数学问题,师板书:(1)三次比赛结束时,淘气共得多少分?(2)三次比赛结束时,笑笑共得多少分?(3)师:这两个问题怎样列式呢?生列式,师板

5、书:(1)24+29+44=      (2)23+30+41=(4)学生尝试计算算式(1),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交流算法。师: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小组里的伙伴们,说一说你们的算法有什么不同?3、展示点拨连加法竖式的写法。(1)小组长汇报组内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口算方法及几种不同的竖式方法。(可能出现分两步列,写两个加号画一条横线,写两个加号画两条横线,写一个加号画一条横线等竖式写法。)(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出连加竖式写法。强调书写方法、注意事项。4、完成算式(2)的计算。师:三次比赛结束时,笑笑共得多少

6、分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全班交流:(1)算式的得数。(2)计算方法。5、得出结论。师:通过大家准确的计算验证,我们知道比赛的结果是什么?(淘气赢了)。[这部分教学活动旨在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平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密切联系。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鼓励他们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体验算法多样化。]四、实践应用加强训练1、小丽也参加了这个比赛,她前两次共得了70分。请你猜一猜她可能套中了哪两种小动物?如果小丽三次套中了100分,她第三次套中了哪个小动物呢?2、完成书中

7、练一练第3题。让我们先来看一看2000年和2004年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获奖牌情况。(课件出示统计表)(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同桌交流估算方法)(2)请男生计算2000年获奖情况,女生计算2004年获奖情况。(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反馈。)(3)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4)估计一下我们国家在2008奥运会上会得多少块奖牌。[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已掌握的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说

8、一说这节课上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收获?2、今天我们进行了三个数的连加法计算,课后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试着算一算四个数、五个数的连加,好吗?反思: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时,首先以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学生,激发求知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谁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