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1

何春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1

ID:37205761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何春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1_第1页
何春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1_第2页
何春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1_第3页
何春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1_第4页
资源描述:

《何春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詹天佑》课堂教学艺术镜头与赏析——我的语文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当阳市官当小学  何春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游离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语言形式难以引起学生的鉴赏;师生交流机械问对;学生言说脱离文本。因此,要提高学生与文本的亲和力,培养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行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作者)的零距离对话,随机进入文本,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基于以上理念,我执教了《詹天估》这篇课文。 一、期待对话,走进文本。

2、  师:1909年8月,第一条完全由我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胜利竣工。这一消息,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中国人民无不感到扬眉吐气。(播放课件:通车庆典。) 铁路竣工当天,如果当时有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想在头版头条刊登这样一则启事──(大屏幕展示,随录音逐字打出。)征集路名启事各位同胞:  第一条完全由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已胜利竣工。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本报编辑部特发起征集铁路路名的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路名必须简洁、明了,以三个字左右为宜。   2、路名以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原则,可以与修筑

3、这条铁路相关的内容命名,可以体现这一铁路修筑成功的意义命名。   3、来稿务请写出命名的理由。                           本报编辑部                          1909年8月   师:同学们,大家想不想穿越时空隧道,一起来参与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好的路名?  生:想,我来说!(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   师:别急。要想设计一个好路名,你有什么建议?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梳理。)   师:命名的理由从课文的具体语句中去寻找,找出最有说服力的语句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要先仔细读课文,再一起讨论。研究文中语句的方法可以:划一划,划出感

4、触最深的语句;写一写,在划出来的语句旁写上批注;画一画,有些内容可以用简笔画来展示,还可以在简笔画上动手演示一下。当然,还可以用其它的适合自已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你认为最好的路名,等会儿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来展示大家的研究成果。 赏析:作为学生与文本联姻的“介绍人”──老师,创设情景,用给铁路取名这一新奇而巧妙的办法,把文本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亲近”文本,激起他们“拥抱”文本的兴趣与欲望。同时,在师生交流中,产生、形成并疏理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策略,为学生更便捷、更有效地“倾听”文本,为与文本(作者)全方位、深层面的融合奠定基础。 二、深入对话,叩击文本。  师:刚才同学

5、们已进行了深入的研读,给铁路也取了很多有意义的名字。   (在学生自读自悟过程中,老师随机让他们到黑板上写出路名:爱国路、争气路、自强路、扬眉路、天佑路、杰出路、才干路、中国路、智慧路、回击路……。)   师:下面我们来开个新闻发布会,展示大家的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怎么开?我们请路名的设计者为主要发言人,说说这样设计的理由。一个同学发布的时候,其他同学都是参加发布会的记者,可以向他提问、质疑。如果你的设计和他相似,也可以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   赏析:富有个性的路名,是学生深入文本“倾听”与对话的收获。是对文本语言和课文内容感悟、理解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思想情怀内化、升华的结晶。召开新

6、闻发布会,把教材还原为生活场景,让学生亲临这个现实的、生活化的情景,在平等合作、互动交往并伴有创新思维生成的平台上展开对话,基于他们的经验和生活感受,解读文本。   生:我取的是“智慧路”。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能根据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座山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凿,体现詹天佑才智过人。   师:(黑板上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座山的简笔画)这两座山,哪座是居庸关,哪座是八达岭?   生:左边那座山势高、岩层厚的是居庸关,右边长而低矮的是八达岭。   师:谁来画一画两座山不同的开凿方法?   (一生上来,居庸关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八达岭用中部凿进法。)   师:(点击出示:居

7、庸关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隧道全长……工期缩短了一半等两段文字)仔细读一读这两段文字,对照同学画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开凿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可这个同学画的两个箭头一高一低,到时候怎么贯通呢?也太粗心了,应该在一条直线上,我来给他改一改。   师:是呀!这将给工程带来多大的麻烦。嗯,改得好。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老师,八达岭隧道上的两口直井之间的距离靠得太近了,如果这样,中间一段很快就能贯通,辛辛苦苦打了两口直井,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