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历史中考专题

2013历史中考专题

ID:37207456

大小:54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9

2013历史中考专题_第1页
2013历史中考专题_第2页
2013历史中考专题_第3页
2013历史中考专题_第4页
2013历史中考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历史中考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改革与创新考点:(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1、商鞅变法(p60):时间、人物:战国时期秦孝公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意义: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北魏孝文帝改革(p64)主要内容:迁都洛阳、要求鲜卑族该穿汉服、学汉语、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3、元朝忽必烈改制(p67)主要内容: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推行重农政策(“司农司”、《农桑辑要》)意义: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洋务运动(p75)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评价性质:是

2、清朝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5、戊戌变法(百日维新)(p75)序幕:公车上书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p9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改革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

3、978年底,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意义: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2、在城市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3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

4、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1980年,中共中央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继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18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使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即APEC会议),同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这些都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5、越来越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启示:①改革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改革要注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107)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内容:①政治: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②经济:赎买份地;③“村社”管理。实质:俄国沙皇政府与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双重压榨与掠夺。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日本明治维新(

6、p108)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措施: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②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③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常备军④社会生活和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实行强制性义务性教育(最深远影响)影响:①积极成果:由封建社会迈入资本主义社会;摆脱民族危机。②消极影响: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p115)改革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历史意义: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最主要的探索,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额指导意义。4、罗斯福新政(p116

7、)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出现政治统治危机。核心和基础:《全国工业复兴法》。特点: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实质:在保持资本主义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影响:度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提高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程度。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5、赫鲁晓夫改革(p124)内容:以农业为改革的突破口,辅以工业改革结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6、戈尔巴乔夫改革(p128)改革内容:经济上:“加速发展战略”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