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层作业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层作业

ID:37209001

大小:688.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层作业_第1页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层作业_第2页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层作业_第3页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层作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层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用书P21]1.[2018·邵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2017·日照]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2、  )A.空气B.氮气C.太湖水D.鲜橙汁4.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或符号填在横线上。(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__。(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4)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5.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

3、能是(  )A.1%B.19%C.25%D.78%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如下:①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②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③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④燃烧停止后松开弹簧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低于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4)

4、通过该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红磷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出氮气的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7.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 红磷燃烧)  ,图3 木炭燃烧)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C.

6、p=0.79p0,p′=p0是因为红磷比木炭更易燃烧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参考答案[学生用书P21]1. B2.C【解析】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装置的气密性更好。3.B (1)氧气(O2)。(2)二氧化碳(CO2)。(3)水(H2O)。(4)氮气(N2)5.B 【解析】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略小于21%。6.(1)③②①④(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③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7、(4)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5)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7.B【解析】若所用药品过少,就不会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故A错误;反应开始时,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所以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故B正确;压强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与可燃物是否更易燃烧无关,故C错误;由于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