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37211453

大小:55.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9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遥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1.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A.②③ 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

2、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D.重视赏罚并重3.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A.推广精耕细作B.推动社会转型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地租形式4.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A.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D.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5.战国时

3、期,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道: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都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6.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

4、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7.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8.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

5、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9.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选项人物言论事件A秦始皇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魏孝文帝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迁都洛阳C唐太宗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开创三省六部制D明太祖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建立内阁制度A.AB.BC.CD.D10.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

6、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剧了皇权的衰落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11.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该诗句表现了作者A.对冗兵冗官的不满B.对田园生活的赞美C.对北宋孱弱的愤懑D.对北宋改革的迫切12.“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这是针对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评议?A.青苗法B.均输法C.募役法D.市易法13.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自南宋开始,王安石变法遭到彻底否定,其新学也遭到批判

7、。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A.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B.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C.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D.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14.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A.(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B.(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C.(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D.(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

8、救其弊。’’15.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说明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