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

ID:37214332

大小:2.27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5-19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_第1页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_第2页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_第3页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_第4页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摘要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严重的老年健康问题。每年约有数以百万骨质疏松患者引起骨折、致残,造成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如何早期诊治,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减少致残,己成为国人尤以关注的社会问题。针对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研究,有研究证实人体骨量与身体组成成分如肌肉、脂肪等存在密切关系,但肌肉和脂肪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骨量的影响如何还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

2、骨密度是国际上公认诊断骨质疏松金指标,不仅可测骨密度,同时可对人体组成成分进行测定,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组人群进行不同部位骨密度、体成分测定,建立各年龄组骨密度参考数据库,同时分析体质成分变化对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质成分关系。方法:所有受试对象年龄均在20一80岁之间,每10岁为1年龄组,共计493例,其中男性:20一29岁28例,30--39岁35例,40一49岁40例,50一59岁42例,60一69岁39例,70一79岁41例,共225例;女性:20一29岁36例,30一

3、39岁43例,40一49岁45例,50一59岁51例,60一69岁48例,70一79岁45例,共268例。全部受试者均检测正位腰椎(L2.L4)、股骨(股骨颈、ward三中文摘要角、大转子、转子间)骨密度(BMD),同时测定全身各部位肌肉和脂肪含量。结果:l相关性分析结果1.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男性:腰椎(L2.L4)、股骨均值BMD均与BMI及其所对应的躯干部肌肉含量(TKLM)、腿部肌肉含量(LLM)、总肌肉含量(TLM)呈正相关,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但与其所对应的躯干部脂肪含量(TKFM)、腿部脂肪含量(LFM)、总脂肪含量(

4、TFM)无明显相关性;女性:腰椎(L2一L4)、股骨均值BMD均与BMI及其所对应的TKLM、LLM、TLM呈正相关,与其所对应的TKFM、LFM、TFM呈正相关,均与年龄、绝经年限呈负相关。1.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由标准回归系数(Bata)可知男性L2.L4、股骨均值BMD均与BMI、所对应的肌肉含量、年龄关系密切,与所对应的脂肪含量无相关性;女性L2.L4、股骨均值BMD与BMI、所对应的肌肉含量、所对应的脂肪含量、年龄、绝经年限均密切相关。2临床资料比较2.1男性各年龄组比较结果显示:各年龄组BMI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各

5、部位BMD均随增龄逐渐降低,30一39岁组各部位BMD均为最高值,且在股骨颈、ward三角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20一29岁、40一49岁、50一59岁之间各部位BMDIz[二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60一69岁组腰2—4、股骨颈、转子间BMD均明显高于70一79岁组(P<0.05);各部位中文摘要肌肉含量均随增龄逐渐降低,30一39岁组躯干、腿部、总肌肉含量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与40一49岁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50一59岁、70一79岁组比较在躯干、总肌肉含量有差别(P<0.05);各部位

6、脂肪含量随增龄虽有增加趋势,但仅70一79岁组躯干、腿部、总脂肪含量较20一29岁、30一39岁组明显增加(P<0.05),其他年龄组各部位脂肪含量两两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2.2女性各年龄组比较结果显示:各年龄组BMI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各部位BMD均随增龄逐渐降低,30一39岁组各部位BMD最高,但在腰2—4、股骨颈、ward三角与20一29岁、40一49岁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股骨颈、ward_三角、大转子BMD在40一49岁与50一59岁、60一69岁与70一79岁年龄组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别

7、(P<0.05);各部位肌肉含量均随增龄逐渐降低,30一39岁组躯干、腿部、总肌肉含量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40一49岁组躯干、腿部、总肌肉含量均明显高于60一69岁、70一79岁组(P<0.05);各部位脂肪含量随增龄逐渐增加,60一69岁组躯干、腿部、总脂肪含量均明显高于20一29岁、30一39岁、40一49岁组(P<0.05),70一79岁组各部位脂肪含量明显高于50一59岁组(P<0.05)。3骨质疏松发病率依照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本研究男性在40一49岁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50一59岁组为13.04

8、%,60一69岁组24.39%,70一79岁组41.86%;女性在40一49岁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7.5%,50一59岁组为26.39%,60一69岁组为46.34%,70一79岁组为67.44%。结论:中文摘要1男性和女性骨峰值均出现在30.39岁之间,各部位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