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ID:37219306

大小:104.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1页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2页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3页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4页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时检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检测(三十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8·桐乡月考)王祯在《农书》附撰的文章中介绍到:“用轻木造为大轮……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圆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该文介绍的是(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转轮排字盘,A项反映的是古代纺织业,B项是唐朝的筒车,C项是转轮排字盘,D项是早期的自行车。故选C项。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明传承从未中断,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四书章句集注》;《武经总要》②《感天动地窦娥冤》;创制木活

2、字③《西游记》;建立系统心学理论④《抱朴子·仙药》;行书开始盛行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解析:选D ①是宋代的,②是元代的,③是明代的,④是魏晋时期,故其顺序为④①②③。故选D项。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8世纪,波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B.元代王祯成功创制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C.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D.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解析:选D 从8世纪开始,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故A项错误;王祯创

3、制了木活字,故B项错误;北宋的《萍洲可谈》中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4.(2018·绍兴测试)“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平→透火焙干”,是中国古代某项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下列《天工开物》中的部分插图,与该手工技术吻合的是(  )解析:选B “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平→透火焙干”这一系列过程是对造纸术的描述,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是陶瓷的烧制过程;C项是鼓风冶铁技术;D项是棉纺织技术。5.“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使蔡

4、伦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C.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D.便利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解析:选D 由“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植物纤维”“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等信息可知,这是指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故选D项。6.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著名刻工张徒信在成都印刷整部《大藏经》,这是印刷史上早期影响较大的一部书,费工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版块达十三万之多。这说明当时(  )A.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现B.雕版印刷技术水平较高C.活字印刷技术迅速推广D.彩色套印技术已经成熟解析:选B 根据

5、时间和材料中“版块达十三万之多”可知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在隋唐开始出现,故A项错误,B项正确;北宋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彩色套印技术,故D项错误。7.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选A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和发展,士阶层崛起,文字的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促进汉字由繁向简转变,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排除B项;各国变法与文字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D

6、项发生在秦灭六国之后。8.隋朝以前,中国文化经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在文字方面,日本在8世纪以前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根据汉字的偏旁、冠盖,特创“片假名”文字。根据图示,判断其所创制“片假名”所依据的汉字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解析:选C 依据图示可以看出,“片假名”创制所依据的汉字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这是楷书的特点,故C项正确。9.(2018·温州九校联考)如图是司母戊鼎的鼎内铭文,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专家多认为铭文应当释读为“后母戊”。2011年,国家博物馆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有关该鼎的说法正确的是(

7、  )A.西周青铜器的代表作品B.鼎内铭文的字体为小篆C.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D.在其冶炼制作过程中可能使用木炭解析:选D 后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故A、C两项错误;小篆在秦朝出现,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手工业在冶炼过程中有可能使用木炭,故D项正确。10.(2018·温州九校联考)“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能体现以上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A.《诗经》B.《离骚》C.《窦娥冤》D.《红楼梦》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材料“汉族下层人民

8、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符合元朝的社会特征,《窦娥冤》是元朝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