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

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

ID:37222660

大小:142.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19

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_第1页
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_第2页
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_第3页
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_第4页
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罗定中学语文老师吴宗建残冬渐去,余冷未消。空中的春雨,淅淅沥沥、洋洋洒洒、朦朦胧胧、缠缠绵绵,没有停歇的意思。我冒着细密的冷雨,穿行于瑟瑟的凄风中,穿行于学宫的棂星门、大成门和大成殿之间,来到你的圣像前跪拜。从棂星门到大成殿的圣像前不过几十米,然而,这短暂的距离间,仿佛与你一起,穿行于几千年的凄风苦雨中,感受着你历经沧桑的苦痛;漫游于你精神的高原上,沐浴着你的谆谆教诲,感受着你精神的博大与精深;遨游于你智慧的大海上,吮吸着你深邃的文化乳汁,感受着你智慧的无边与辽阔。此时,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叹油然而生,你是千年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跪拜于

2、你的足下,我神情庄重、满怀虔诚地顶礼膜拜,祈求你的恩泽。因为有了你的恩泽,我将会更加耳聪目明,更加神智清醒;更能认清自我,更能了解人性;更会洞明世事,更会看清未来。“伟哉,巍巍乎崇功,显显乎德容。夫子如日月,光之所及者远,似江海,浸之所及者溥。夫子之道,久而弥芳,远而弥光,得之则昌,失之则亡。”这是对你泽世功德和耀光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因为你以你的“礼、孝、忠、信、义”济世良方维系着中国几千年的秩序相对井然;你以你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奠基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理念;你以你“当仁不让”的“入世”思想影响后世无数读书人,为着“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孜孜以求。站在精

3、神的高原上,你永远是那么的高屋建瓴,总是立于天地之极,“心游万仞,骛极八荒”,看透世事;立于智慧的海洋里,你永远是那么的了然于胸,总是立于生命历史的源头,以“千里眼”的穿透力极目洞穿历史长河中的人与社会,看透人性。也难怪,1988年,一群世界顶尖的充满智慧的学者(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你那里汲取智慧。这说明,你不仅属于东方,更是属于世界的;你的智慧之光不但泽被后世,而且泽被世界。无论从历史深度还是世界的广度而言,你对后世和世界的影响都是无限深远的,你无愧于千年永远不倒的精神标杆

4、!虽然你洞明了世间冷暖,看透了人性善恶,但你心肠依然很热,你始终以“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形象展示于世人的面前。那么温文尔雅的教诲着你的弟子,那么循循善诱的规劝君王运用你“仁”的思想去安抚天下苍生。你的教诲总让人有如沐春风的美妙,总有茅塞顿开的启发,总有“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收获。在先秦诸子中,你无疑是最受人尊敬与景仰的,你全身心致力于社会秩序的规范,规劝人性的向善。在周游列国的征途中,为了宣传你济世救民的主张,不惜劳心劳力,曾遭绝粮、遭围困于荒野,甚至险些丧命。但你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对狂人接舆的嘲笑,

5、你只是淡淡一笑,轻声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你并不迂腐,也并非不知道世道的艰难,更不是自不量力。你是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唤醒人性向善,去规劝君王爱惜百姓,为天下苍生着想,所以你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正如西方圣人苏格拉底以自己的死去救活雅典法律的精神。你不像庄子看透了世事,看透了功名就玩世不恭,整日醉迷于“晓梦迷蝴蝶”、“巨鲲化大鹏”的超脱自然、超然物外的残梦中,不理世事。也不像纵横家苏秦、张仪,惟利禄是求,无什么情操与价值标准,只要有官做,能富贵,既可悬头于梁刺股以锥,也可以朝秦暮楚,卖友求荣。因为你胸怀天下,以改变天下为

6、己任,始终站在“大我”的世界里,孜孜以求,以主动“入世”的方式去济世,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所做的一切不是为自己个人的功名,而是为社会天下人的福祉。你的胸怀是坦荡的,诚如你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虚怀若谷,关于能力你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关于修养;你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无忧,智者无虑,勇者无畏”;关于学习,你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处己与处人中始终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对自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对别人,你强调“恕”,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强调“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的精神高度,你的经世致用,你的身体力行,你的坦荡胸怀都无不一再证明你是千百年来东方乃至世界人类智慧之始祖,是东方乃至世界精神之标杆。你一贯的“入世”思想,使你的传道讲学总立于社会的土壤,不会好高骛远,不会超然于物外,让人在世间修炼的,在人世间修身齐家,不要袈裟僧袍,不需要寺庙,不建丛林,让人们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所以你的思想经汉代董仲舒的发展很快成为统治者思想的正统。在你思想乳汁的哺育下,后世孕育出了无数沿袭你儒家衣钵的经世致用的志士仁人。他们之中,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王勃;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

8、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有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