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k红斑狼疮

系统性k红斑狼疮

ID:37225813

大小:7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9

系统性k红斑狼疮_第1页
系统性k红斑狼疮_第2页
系统性k红斑狼疮_第3页
系统性k红斑狼疮_第4页
系统性k红斑狼疮_第5页
资源描述:

《系统性k红斑狼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对于SLE的诊断和治疗应包括如下内容:1、明确诊断,2、评估SLE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3、拟订SLE常规治疗方案,4、处理难控制的病例,5、抢救SLE危重症,6、处理或防治药物副作用,7、处理SLE患者面对的特殊情况,如妊娠、手术等。其中前3项为诊疗常规,后4项常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参与和多学科的通力协

2、作。【临床表现】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多见于15~45岁年龄段,女∶男为7~9∶1。SLE的流行病学在美国多地区的调查报告,其患病率为14.6~122/10万人;我国大系列的一次性调查在上海纺织女工中进行,显示SLE的患病率为70/10万人,妇女中则高达113/10万人。SL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呈隐匿起病,开始仅累及1~2个系统,表现轻度的关节炎、皮疹、隐匿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部分患者长期稳定在亚临床状态或轻型狼疮,部分患者可由轻型突然变为重症狼疮,更多的则由轻型逐渐出现多系统损害;也有一些患者一起病就累及多个系统,甚至表现

3、为狼疮危象。SLE的自然病程多表现为病情的加重与缓解交替。1.全身表现:患者常常出现发热,可能是SLE活动的表现,但应除外感染因素,尤其是在免疫抑制治疗中出现的发热,更需警惕。疲乏是SLE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常是狼疮活动的先兆。2.皮肤与粘膜:在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是SLE特征性的改变。SLE的皮肤损害包括光敏感、脱发、手足掌面和甲周红斑、盘状红斑、结节性红斑、脂膜炎、网状青斑、雷诺现象等。SLE皮疹无明显瘙痒,明显瘙痒者提示过敏,免疫抑制治疗后的瘙痒性皮疹应注意真菌感染。接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患者,若不明原因出现局

4、部皮肤灼痛,有可能是带状疱疹的前兆。SLE口腔溃疡或黏膜糜烂常见。在免疫抑制和/或抗菌素治疗后的口腔糜烂,应注意口腔真菌感染。SLE的皮损的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萎缩,基底层液化变性,表皮内可见胶样小体,真皮浅层水肿和红细胞外渗,真皮毛细血管壁可见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3.关节和肌肉:常出现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通常不引起骨质破坏。激素治疗中的SLE患者出现髋关节区域隐痛不适,需除外无菌性股骨头坏死。SLE可出现肌痛和肌无力,少数可有肌酶谱的增高。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要除外激素所致的肌病。4.肾脏损害:又称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

5、itis,LN),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乃至肾功能衰竭。50%~70%的SLE病程中会出现临床肾脏受累,肾活检显示几乎所有SLE均有肾脏病理学改变。LN对SLE预后影响甚大,肾功能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将LN病理分型为:Ⅰ型正常或微小病变,Ⅱ型系膜增殖性,Ⅲ型局灶节段增殖性,Ⅳ型弥漫增殖性,Ⅴ型膜性,Ⅵ型肾小球硬化性。病理分型对于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通常I型和II型的预后较好,IV型和VI型预后较差。但LN的病理类型是可以转换的,I型和II型者有可能转变为较差的类型,IV型和V型者经过免疫抑

6、制剂的治疗,也可以有良好的预后。肾脏病理还可提供LN活动性的指标,如肾小球细胞增殖性改变、纤维素样坏死、核碎裂、细胞性新月体、透明栓子、金属环、炎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的炎症等均提示LN活动;而肾小球硬化、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则是LN慢性指标。活动性指标高者,肾损害进展较快,但积极治疗仍可以逆转;慢性指标提示肾脏不可逆的损害程度,药物治疗只能减缓而不能逆转慢性指数的继续升高。5.神经系统损害:又称神经精神狼疮。SLE可累及脑和脊髓中枢神经、颅神经和脊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以及肌肉等神经系统的多个方面,可为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7、,也可为精神或情感认知障碍;按美国风湿病学院对神经精神狼疮的标准(ACR,1999):凡存在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表现,并除外感染、药物等继发因素的情况下,结合影像学、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可诊断神经精神狼疮。其19种表现包括:头痛,精神障碍,急性精神错乱,焦虑,认知障碍,情绪失调,癫痫发作,无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脱髓鞘综合征,运动障碍,脊髓病变,颅神经病变,吉兰-巴雷综合征,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单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神经丛病变,多发性神经病变。起病形式可以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情严重程度可轻可重,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腰穿CSF检查是排

8、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不可替代的检查。以弥漫性的高级皮层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神经精神狼疮,多与抗神经元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RibsomalP)抗体相关;有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的精神神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