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籍结伴而行

与书籍结伴而行

ID:37244429

大小:1.7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0

与书籍结伴而行_第1页
与书籍结伴而行_第2页
与书籍结伴而行_第3页
与书籍结伴而行_第4页
与书籍结伴而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书籍结伴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与书籍结伴而行目录一.看名人怎样读书1.名人读书方法2.名人读书名言3.名人读书故事二.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经典名著的关系1.流行作品与经典名著优缺点(1)流行作品优缺点(2)经典名著优缺点2.流行作品与经典名著异同点三.我看“读图”1.读图时代2.读图优点3.读图缺点4.总结四.网上阅读的利弊1.网上阅读优点2.网上阅读缺点3.网上阅读与传统阅读异同点4.总结第12页共12页一.看名人怎样读书1.名人读书方法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着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

2、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爱因斯坦总结出了“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

3、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第12页共12页宋朝著名学者朱熹,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朱熹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

4、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含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鲁迅先生读书非常强调博览,主张不要对自己的阅读范围作过狭的限制。鲁迅在《读书杂谈》一文中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钱锺书的治学之道,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博闻强志,深思慎取。钱锺书从启学之时,就博览群

5、书。读中学时,就读了《天演论》等英文原版著作,还啃下了《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至于他喜爱的小说杂志更是爱不释手,披阅不倦。他阅读书籍所写的札记,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夸张,他写学术巨著《管锥编》时,所用的资料足有几麻袋。钱锺书主张先博后约,由博第12页共12页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在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也为后学者指出了正确的成功之路。2.名人读书名言一个人心灵的健康成长,是应当有真正也色的文学作品为伴的。——铁凝读万卷书,行万里

6、路——刘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3.名人读书故事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

7、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第12页共12页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

8、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