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测试

历史必修二测试

ID:37244724

大小:19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历史必修二测试_第1页
历史必修二测试_第2页
历史必修二测试_第3页
历史必修二测试_第4页
历史必修二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彭阳县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主要目的是()A.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B.最大程度地获取经济利益C.对外征服,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D.防止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3、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到,“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

2、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A.哥伦布B.麦哲伦C.达·伽马D.迪亚士4、《美国工业技术发展概括》一文说:“在上世纪结束进入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这段话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A.开启了工业化的新进程B.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D.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5、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6、18世纪中叶英

3、国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先后打败了A.葡萄牙、西班牙、荷兰B.西班牙、荷兰、法国C.西班牙、荷兰、葡萄牙D.葡萄牙、法国、荷兰7、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8、晚清以来,我国的近代工业集中于东部地区。抗战时期,部分民族本主义企业克服重重险阻西迁至西南大后方。这一举动产生的影响是()6A.加快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B.保存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力量C.粉碎了日本经济掠夺的企图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格局9、19世纪

4、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国内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香港的政策自由宽松B.民族工业实力较弱C.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D.本国传统势力的压迫10、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A.金融业B.重工业C.交通运输业D.轻工业11、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始于A.鸦片战争之后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C.抗日战争之后D.解放战争之后12、据统计,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到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B.引进西方科技农业发展迅速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13、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于A

5、.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B.实现了“自强”的目的C.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D.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15、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也是一位联语大家,其联语收入《联语存录》。其中一对联为“经纶天下,衣被群生”,此对联的对象是A.汉阳铁厂B.湖北织布局C.继昌隆缫丝厂D.江南制造总局16、1912年,在日本学习化工的范旭东得知武昌起义成功后,回国创办水利碱厂,成为著名的“化工大王”。这一史实表明,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B.清政府放松了对民族工

6、业的限制C.辛亥革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热情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币政改革”17、6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材料强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B.使农业耕作方式出现倒退C.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D.充分调动了小农的生产积极性18、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曾说: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几十倍、以至几百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今年的农业丰产完全证实

7、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预见。这是共产主义风格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这表明()A.一五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高产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倾向19、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