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ID:37246481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_第1页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_第2页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_第3页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_第4页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契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刘献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这就告诉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目前,课堂上老师们都在积极尝试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我们在外听课也会看到很多课堂都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并非所有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

2、什么时候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找准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呢?一、找准教学时机个人认为,首先应该找准教学时机。抓住一些有利的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利的契机,个人总结了以下4点:1.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有时候,哪怕是安排单一的学习活动,如给汉字组词、读英语单词、口头计算、唱歌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的个性

3、得到张扬,他们的表现欲得到满足,还有利于我们从中了解到一些相关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2.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安排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也想了解别的同学的所感所悟。这时如果及时安排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必然能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3.当需要协作完成的时候,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

4、的要求,如分角色朗读、科学实验5等。这时我们如果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学生在协作完成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体验,也使合作、交流、共处的能力得到培养。4.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安排小组活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必然会造成不同的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一个班级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有些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困难。如果这些困难都要我们去帮助他们解决

5、的话,一是没有过多的时间;二是效果也不如小组合作的提醒和帮助更感性和易于被学生接受。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小组同学之间的启发、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他们中间所蕴含的潜能就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掘,有时还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找准教学内容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和重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所选择的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内容太难,容易使弱势群体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合作交流;内容过于简单,又容易使学生轻视合作交流,降低合作学习效果。所以,合作学习的内容确定,要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

6、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等进行选择。本人认为,可以把握两个策略:1、取经课标,紧扣目标。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可以明确哪些需要合作探究。比如语文第一学段“阅读”第6条目标中有“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的明文规定;品社课标对中高年级的教学活动建议中有“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的辨析活动”的建议。很明显,碰到这些内容时,我们就必须组织合作探究。另外,设计的内容应紧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的重点和关键。2、“最近发展区”。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学

7、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我们在备课时要筛选出具有一定难度、探讨价值、开放性的合作学习的问题,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的问题才是最具探讨价值的。合作学习具体内容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矛盾”型的内容。利用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有意识地挑起学生知识中的矛盾,促进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5进而引发学生思维的兴趣。选择矛盾冲突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会特别投入。如案例:数学“观察物体”这节课

8、中,关于形体,从一个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有:1个、2个、3个、4个。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又不能用准确的理由说服别人。在学生举棋不定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小组合作,让同学们边观察、边记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长方体()个面()个面()个面正方体()个面()个面()个面每次最多看到的面()个面()个面()个面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们悟出:从一个角度观察时,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用这种方法学习,学生对获取的知识印象十分深刻。2、“假设”型的内容。让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