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ID:37249265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朗村小学作者:罗秀连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心里真正健康的人。体育运动与智力、心里、心境、意志、人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体育所能给予学生发展的好处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心里上,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以此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呵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教学效果。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渗透;心理适应 若想上好体育课我认为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在体育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

2、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灵活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结合儿童小学期间的心理特点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呵护方法。 一、小学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 小学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主要表现在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和额叶显著增大两个方面,其大脑的机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脑的发育 小学儿童脑的重量断续增加,并逐步接近成人(成人脑重平均为1400克),小学儿童正是大脑迅速发展时期。脑重量增加,是与脑神经细胞的增大,脑神经纤维的增长相联系的。从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看,它从大

3、脑生理结构方面保证了小学儿童智力活动和心理活动迅速发展的可能性。 (二)、大脑机能发育 小学儿童大脑机能也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小学儿童高级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大脑抑制机能也增强。儿童从4岁以后内抑制就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小学儿童年龄的增长,语言发展的同时内抑制机能也日益发展,表现在小学儿童能更细致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活动,并且更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与青少年或成年人相比还很差,因此,既不宜过度兴奋,这样易于疲劳;也不能过分抑制,使儿童难于忍耐。正确的做法是使儿童兴奋和抑制合理地交替进行。 二、心理健康教育

4、与体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具有与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高尚的情操,积极的情绪,同客观现实保持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以及良好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正常的智力因素2、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3、和谐的人际关系4、适度的反应。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协助学生认识自己,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解决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其一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团结协作、助

5、人为乐,勇敢顽强、不思困难;服从指挥、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维护公德,以及愉悦身心,陶冶感情,完善个性等优秀品质,日本体育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情绪安定、态度公正,严于律己、互相协作等优良品质。这在其国民素质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体育教学的目标有许多吻合之处。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一)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

6、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工作是富于挑战性的工作,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心地单纯、情感丰富的少年儿童。因此,我认为重视情感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二)、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有效确定教育目标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

7、的一半"。学生心理状况不同于其他特征,不经过细心观察、深入探究是很难了解的,更不必说进行针对性教育了。心理调查包括课前和课中调查。   1、集体或小团体的心理调查   由多人组成的一个团体或集体,肯定有其组合的某些共同特征。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貌,往往是他们心理的真实写照,包括班集体中的小团体,也有其共同的心理趋向。有因兴趣爱好组合的,有因学习成绩好差组合的,有因性格脾气组合的等等。   2、学生个人的心理调查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教师只有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才有可能更多地了解学生,而不是一个模糊表象。常见的心理障

8、碍有焦虑紧张心理、抑郁悲伤心理、懒散自负心理、偏执逆返心理、孤独自卑心理等。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 1.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趋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人会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