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引领学生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ID:37252939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引领学生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_第1页
引领学生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_第2页
引领学生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_第3页
引领学生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_第4页
引领学生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领学生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生物学科有效课堂的策略襄阳五中肖柳青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有效准备、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来探索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有效课堂生物学科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目前作为热点研究课题的有效课堂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如何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有效的开展高

2、中生物课堂教学,以下几方面是值得重点关注的。1.有效的准备1.1备足资源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教材、用好教材,只有深度解读后的教材才能更贴近班情和学情。而要用好教材,首先就得研究《课标》,这样才能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及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首先,备课时,应当遵循班情、学情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如在进行萨顿的假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画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两对基因产生配子的图

3、解及减数分裂两对同源染色体产生配子的情况,把学生已知的与正在感知的萨顿的假说建立起联系。接下来学习萨顿的假说时,学生通过想象,很容易将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杂交实验中基因的行为建立联系。其次,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插图能帮助学生对生物学概念、过程、原理的理解,针对学生识图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挖掘图形中隐含的丰富内容。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结合社会问题和科技进展努力挖掘与教材相关的信息,使学生学以致用。对于

4、教材每册开篇配的“科学家访谈”也不能忽略,鲜活的人物事实使教材更具真实性,也是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等精神的好材料。最后,对于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如视频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2备学生教学中应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因学生而动、因情境而变,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应用、直接感悟与间接经验的统一,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课堂活起来。备透

5、学生具体可分为备全体、备需要、备情绪等。备全体是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施教”及“个性化教学”做准备;备需要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备情绪是教师在课前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1.3备好预设备好预设包括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知道教什么,然后依据教材内容,知道如何组织教学。又要针对学生的学情及身心智力特点,明确为什么要这样教。有效课堂的预设应注重“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而设计”这一新课程理念。例如,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可以这样

6、备预设: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再结合教材提出具体建议----以“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为第一条主线,以“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为第二条主线,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两条主线,力求科学教育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有机结合。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假说演绎法”,并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并以此统领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领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2、优化教学过程2.1优化导入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也是创造学生

7、接受知识的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课堂导入要么单刀直入、开门见山,要么迂回包抄、制造悬念。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或多或少的会用到“提问”的方式。而有效课堂引入时的设问一般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指向性,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得以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思维的能力及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课导入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产生多少种配子?②一个体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最多可产生多少种配子?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使

8、新课的导入水到渠成。2.2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钻研教材、思考并结合学生的学情创造性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学设计应该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过程或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时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问题串变成思维串,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促进教学。2.2.1用问题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如在学习萨顿的假说教学内容时,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