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学生厌学情绪探究

现代中学生厌学情绪探究

ID:37256187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现代中学生厌学情绪探究_第1页
现代中学生厌学情绪探究_第2页
现代中学生厌学情绪探究_第3页
现代中学生厌学情绪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中学生厌学情绪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生厌学情绪探究——“整体构建高中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的深化研究”课题组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陆小华中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今的孩子们,物质生活方面的享受已超过历代帝王生活标准。应该是幸福快乐的。然而,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为显著和突出。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小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厌学心态。可见厌学是最普遍的心

2、理健康问题。因此学生的厌学心态不可等闲视之。探讨中学生的厌学原因,及时做好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让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社会因素:1、教育体制与教育评价。近几年不少同事、朋友出国学习考察回来都感慨万分:觉得国外一些国家中学教育比较宽松,大学宽进严出。中学各学科课程开设到位,学生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积极性很高,音乐、体育、劳技等学科的学习与语数外同等重要。事实上海归派力挺的新课程改革

3、也正是要学习西方一些先进国家教育体制与教育评价,然而,由于新课程改革措施的落实在很多方面缺少监督机构与相应评价制度,新课程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很多地方一如既往沿袭过去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教育评价体制,收效甚微。现今很多地方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并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教师的最重要标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学校在此重压之下不得不加强中考、高考科目课程设置,增加课时,加压给教师和学生,学生仿佛回到“科举考试”时代,丧失学习的激情,厌学情绪日增,与父母教师反目。2、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游戏机已融进

4、我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也日趋丰富,4网络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这些东西也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很难静下心专心学习。随着10多年来大学不断扩招,学生觉得升学已不是多难的事,反正有学上,怕吃苦,不肯学习思想日益滋长,加上又处于青春叛逆期,不听教导,固执己见。还有些地方复苏“读书无用”思想,认为即使大学毕业就业也难或就业后工资待遇嫌低,或因家庭贫困学生对读书感到前途很茫然,或认为不上大学一样打工赚钱,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一、家庭因素:学生的厌学跟他们的家庭教育关系很大。不少家长对孩子期望

5、值过高或要求完美,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往往运用严厉、武断方法去要求孩子,唯分数名次论,不与或很少与孩子沟通思想,从而造成了孩子们很被动的、缺少动力的学习状态,孩子不去努力或仅做较小的努力,久而久之,成绩日益下降,听不懂教师的知识讲解就产生了厌学的心态。而有些学生家长却期望过低,他们对孩子学习无所谓,孩子对学习也不重视,不肯认真学习。还有些家长对孩子不关心或是有严重的家庭冲突,他们忙于工作或陷入情感纠纷或只顾自己打牌玩乐,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漠不关心。家庭问题使孩子心情不愉快,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因此产生

6、厌学情绪。也有些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溺爱。要求放松,使孩子不愿吃苦,孩子没有动力和自制力去刻苦学习。二、学校因素:不少学校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势下,无奈制定不合情理的制度措施,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身心健康,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课程开设不规范很多学校根本不按教育部要求开足课程,等到上级督导部门前来督查再用假课表忽悠应付,师生意见很大。学生始终单一学习几门与高考相关的课程,不能学习其他感兴趣的课程,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产生对立情绪,因而产生厌学情绪。2、教

7、育教学管理失当。学生在校时间过长。学生早上6:30甚至更早到校,上完晚自习回家已近晚上10点,一个正常人谁能在学校呆如此长的时间而不厌倦呢?期间又缺少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考试制度也给了学生太大的压力,4不少学校为了看到短期效果,频繁考试,设立了月考、半月考甚至周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反感、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了他们厌学的心态。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也是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频繁的测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必然产生厌

8、学情绪。1、教师因素。少数教师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偏颇的人才观使教师无法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存有偏见。造成一些学生“破罐子破摔”。有些教师发现学生有缺点或学生犯了错误,不了解90后孩子的心理状况,不能给以积极的引导,处理不当甚至激化矛盾,小事化大。从而造成了学生的恐惧心理,也产生了厌学心理。一些教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值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