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

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

ID:37257072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_第1页
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_第2页
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_第3页
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_第4页
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及例析金燕(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中学212000)摘录:教学主线是课堂教学的纲领,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生物课堂教学主线设计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生物课堂教学主线设计的原则,用教学案例评析的方式阐述了生物课堂教学主线设计的方法和效果。关键词:教学主线设计原则例析1.教学主线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很多学者和教师都注意到课堂教学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情境创设和活动开展看似丰富,但与教学目标的关联度不够;问题设计和师生互动看似精彩,但思维的逻辑性不强。这一现象的症结在于这些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清,也就是课堂教学没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是课堂教学的纲领,是

2、从教学起点到达教学目标的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程序和线索,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开车出行,高速公路是最快捷的路径。高效课堂以用时最少,目标达成率最高为追求,教学主线应该就是从教学起点出发,到达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的最快捷路径。教学主线对高效课堂具有以下意义:规定了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对准学习目标有序展开,避免学习过程“绕弯路”;使知识点或概念按最简洁合理的顺序排列,突出重点难点,避免学习过程“偏离主道”;使思维活动按最符合逻辑的路线行走,避免在多个知识点交织的立交桥上“迷失方向”,最终实现用最少的时间,最大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的目的。2.教学主线设计的原则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践考察,当

3、前教学主线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三:1.按知识点或概念间的逻辑关系;2.按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按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笔者认为,这三者都有其局限性,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整合和具体化,以便对教学起到实际指导作用。2.1概念教学研究对教学主线设计的启发和局限性当前,概念教学是热点。从对“概念”的概念界定——6非名词术语,是命题或内涵的陈述到初高中生物课程中核心概念的筛选,提倡围绕核心概念开展教学活动、强调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但关于概念间逻辑关系的研究较多侧重于概念的“上下位”关系这一层面。如对核心概念筛选,方法是“比较各概念抽象程度或上、下位的关系后,将筛选出的概

4、念进行逻辑梳理及排列”;在概念教学实践中,被一些教师提出和使用的奥苏贝尔概念同化教学的“上位模式”、“下位模式”、“并列结合模式”也是基于概念的“上下位关系”建立的;再如普遍使用的概念图教学法,概念图的框架也是基于概念的上下位关系,即把最具包容性的上位概念放在概念图的顶端,然后根据概念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分层次书写。“上下位关系”仅是概念间逻辑关系的一种:相容关系中的属种关系,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还有许多种。因此,具体到某一节课,仅仅依靠概念间的“上下位”关系的界定,教学主线是无法确定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图示如下: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相容关系全同、属种、交叉不相容关系矛盾、反对同时,上图所示的概念间

5、的逻辑关系是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确定的,适用于以名词形式代指的概念,如光合作用、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叶绿体等,因为这类概念通常用内涵陈述的方法来表述,外延也很明确,因此,概念间的关系容易界定;但关于生物学原理、规律、方法的概念,通常用命题的形式表述,无明确内涵和外延,界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很困难。也就是说,逻辑学中概念间关系的理论可以作为界定概念间逻辑关系的方法论之一,但对于生物学教学的指导意义是有局限性的。2.2教学主线设计的原则:将概念按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排序基于以上思考,使得笔者试图从其它角度来研究教学主线的设计依据。笔者认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思维方法是有普遍遵循的规律的,可以此视

6、角寻找教学主线设计的原则。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属于“理科”,理科应该讲“理”,“理”指的就是逻辑。6恩格斯指出: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这些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是人们在长期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以规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是经过长期尝试、选择和优化而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因而也是最简洁高效的,是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概括起来有三类:1.按空间的顺序,如由表及里、由上到下;2.按时间的顺序,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3.按事物内部或

7、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顺序。作为学生在课堂中认识生命世界的纲领——教学主线,其设计可以思维的这三个规律为原则,这是前文所述的教学主线设计的2、3两个原则的具体化。实际上,将知识点按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来排序,是对教学主线设计三个原则的整合和拓展,应该是科学可行的。3.生物课堂教学主线设计的的方法和案例从认识论的角度,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生物学一部分侧重于感性认识,即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