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ID:37261288

大小:1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_第1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_第2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_第3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_第4页
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巫山县官阳小学教导处制编号:科目:数学“133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卢洪燕班级:六(1)时间:2016年月日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共备卢洪燕陈祖喜复备卢洪燕课型□预习□展示□反馈课时2课时周查三维目标(具体)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重点(突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教学法(突破)通过看书自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能正确区分比和

2、比例,培养学生看书自学能力。使学生利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核心问题四面国旗的画面,每面国旗标注了长和宽的尺寸。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两个比的比值为什么会相等,什么是比例?教学准备提出问题,学生预习教学过程预习(展示、反馈)一、预习反馈: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我们已经知道组成一个比的两个数分别叫做

3、这个比的前项与后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展示(反馈、预习)二、回顾旧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4巫山县官阳小学教导处制12:16:4.5:2.710:6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教师说明:因为这

4、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反馈(测评、展示)三、案例展示:(1)出示P32例1。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5:2.4:1.660:4015:1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5:=2.4:1.660:40=15:102.4:1.6=60:40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也可以写成:==(2)我们也学过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组成一个比,如:

5、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时间(时)25路程(千米)80200指名学生读题。教师: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表格的第一栏表示时间,单位“时”,第二栏表示路程,单位“千米”。这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问边填写表格。)“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比值。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0:2=

6、40,200:5=40。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这两个比相等。)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组成比例。(板书:80:2=200:5)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指着比例式4.5:2.7=10:6提问:“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然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让学生齐读一遍。“4巫山县官阳小学教导处制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

7、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例如判断10:12和35:42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要算出10:12=,35:42=,所以10:12=35:42。(以上举例边说边板书。)(3)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

8、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4)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