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

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

ID:37270088

大小:453.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5-20

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老屋基煤矿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作业规程矿长:技术负责: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工程师:施工队长:二0一一年七月十二日老屋基煤矿1518抽放巷进风道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会审地点会审时间年月日矿长技术负责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工程师瓦检员安全员会审意见:作业规程会审表贯彻学习签字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参加学习人员: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1第二章支护形式和技术特征6第一节巷道装备6第二节巷道支护形式6第三章施工方法及工艺7第一节方式方法7第二节施工工艺7第四章生产及辅助系统9第一节生产系统9第二节辅助系

2、统9第三节掘进工作面设备13第五章劳动组织与循环作业13第一节劳动组织13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16第七章文明生产17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18一、预防冒顶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预防瓦斯爆炸安全技术措施33三、防尘安全技术措施33四、预防火灾安全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五、预防水灾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35七、其它安全生产技术措施36八、安全管理制度41九、避灾路线44贵州省大方县老屋基煤矿作业规程第一章工程概述1518抽放巷进风道是老屋基煤矿1518抽放巷掘进工作面的进风通道,起始开

3、口点设在轨道上山与1518回风巷交岔处下6米处,以方位角0度方向平掘8米,后以倾角30度、方位角0度掘进12米与1518抽放巷经4测量点贯通,贯通后解决1518抽放巷在施工期间的独立的回风系统问题,具体布置见示意图。在进风道掘通之前,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回风采取相应措施后串入轨道上山。在实施本工程时,应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精心调度,既要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又要尽最大努力保证掘进头的工程煤和矸及时运输到地面,同时又能将掘进头所需的支护材料及时运输到施工地点,避免因调度不当出现窝工现象。1518抽放巷进风道为半

4、煤岩巷,施工期间的工程煤和矸矿车运输至联络巷,转入1518回风巷刮板输送机至主皮带。1518抽放巷进风道施工长度为20m。图11518抽放巷进风道布置平面图根据1518抽放巷进风道的用途和服务年限,本规程设计巷道采用锚网第39页贵州省大方县老屋基煤矿作业规程支护,巷道净宽2m,净高2.0m,净断面3.57m2。一、工程地质概况1、工程地质概况在区域大地构造上,老屋基煤矿位于锅厂穹隆东翼,锅厂穹隆为一等轴穹背斜,向南与大方背斜相连,井田内的地层为单斜构造,未见次级褶皱。地层倾向90°左右,倾角2~10°,平均7

5、°。井田东南约300m处小水沟一带地层微隆起,形成一规模较小的宽缓背斜。井田东部500~700m处发育两条断层,分别为F1及F2,为近南北向区域正断层的次生断层,为正断层,倾角70°左右,倾向270°左右,其中F1断层的断距为5~75m,位于井田东部,南端在B—B′剖面的B′端附近尖灭,北端延伸出井田,F2断层位于井田以外的东面,性质与F1断层相同。由此可见,本井田西部及中段构造简单,井田东部构造较复杂。2、瓦斯煤尘及自燃发火情况(1)、瓦斯:根据本矿2009年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本矿属高瓦斯矿井。(2)、煤

6、层自燃和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3月18日提供的《大方县凤山乡老屋基煤矿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M51号煤层属于三类自燃煤层,即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3、含煤系地层赋予特征本矿开采的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该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回沉积组成,根据邻区钻孔揭露情况,地层厚度为147.68m,根据其岩性组合及含煤建造特征由下至上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煤段,分述如下:(1)、上段(P2I3)深灰色碎屑岩—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粘土岩、煤层及煤线,顶部夹薄层状泥质灰

7、岩,呈水平层理及缓波层理,砂岩中胶结物以碳酸盐类及菱铁矿为主,该段含煤层2~4层,其中18号煤层局部可采,该段厚度45~48m。(2)、中段(P2I2)为泥质粉岩、粉砂质泥岩夹粘土岩、细砂岩、粉砂岩、炭质泥岩及煤层,呈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砂岩中胶结物较上段有所增加,含煤或煤线9~12层,其中M51号煤层稳定可采,该段厚度50~66m。(3)、下段(P2I1)第39页贵州省大方县老屋基煤矿作业规程为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及少量粘土岩、炭质泥岩。底部为含黄铁矿粘土岩或硫铁矿层,呈水平层理、缓波状层理,其中

8、砂岩胶结物以菱铁矿为主,形成菱铁质砂岩,该段含煤或煤线11~17层,其中73号煤层稳定可采,该段地层厚度47~48m。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灰岩,灰、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细晶灰岩,夹燧石团块及燧石条带,局部地段顶部形成硅质灰岩层,含腕足类动物化石,厚15~30m。4、顶底板特征M50号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易破碎,稳定性较差。底板为粘土岩,吸水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