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m北翼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

+715m北翼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

ID:37275977

大小:15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20

+715m北翼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715m北翼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715m北翼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715m北翼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715m北翼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715m北翼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70m北翼回风上山施工作业规程前言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于2009年10月委托广安广信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和《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并由省经委煤炭处和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审批。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服务年限10.7年。现已进入施工阶段,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对+570m北翼回风上山这一施工单元编制作业规程。编制依据:1、《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2、《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3、《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2、4、《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5、《煤矿施工设计手册》。17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570m北翼回风上山施工作业规程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巷道位置、用途+570m北翼回风上山位于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北翼+570m水平至北翼+715m水平,该回风上山担负矿井北翼的回风,服务年较长(附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二、巷道工程特征1、该回风上山为了满足矿井北翼回风能力,根据支护方式、通风要求确定巷道断面。该巷道工程技术特征,见工程技术特征表1。巷道工程技术特征表1工程名称巷道坡度形状断面积(m2)高(m)宽(m)半圆拱(m)掘净掘净掘净掘净回风上山9°—25

3、°半园拱5.575.572.52.52.52.51.251.252、巷道断面见附图。三、工程量及施工期+570m北翼回风上山全长450米,每月进尺为60米,计划9个月完成。四、施工条件及相对关系17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570m北翼回风上山施工作业规程+570m北翼回风上山为独立施工巷道,施工期间不与其它巷道贯通,工程完成后与+570m北翼回风平巷贯通。第二节地质条件一、地层矿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区四川盆地分区通江小区。区内出露最老地层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最新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千佛崖组(J2q),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详

4、见插图2。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泥质灰岩,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中部为灰色钙质泥岩。在本区该组地层出露不全,仅出露了上、中部地层。2、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为区内含煤地层,根据岩性和含煤性本组可分为三段(1)第一段(T3xj1)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细粒砂岩、粉砂岩,含钙质。含大量植物化石。该层顶部含菱铁矿层,菱铁矿呈似层状、层状及串珠状,一般1~3层,厚0~0.95m,平均0.54m。从该段上部至下部,依次含K4、K3、K2、K1煤层,K1煤层是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位于该层的底部。K2煤

5、层是次要可采煤层。本段厚59.12~88.70m,平均73.40m。(2)第二段(T3xj2)17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570m北翼回风上山施工作业规程灰色厚层状中粒砂岩为主夹细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燧石,硅质结。本段厚75.5~110.5m,平均85m。(3)第三段(T3xj3)灰色粉砂质泥岩及厚层状细粒砂岩为主,顶部夹薄层泥岩。厚15.76~58.93m,一般45m。3、侏罗系中下统白田坝组(J1-2b)底部为厚~巨厚层状巨砾岩,一般厚40m,砾石以石英岩为主,含少量燧石,滚圆度较好,分选差,砾径一般1~30cm,砾岩顶部为一层厚约1m

6、的硅质层;下部为灰色厚层状中粒砂岩;中部为灰绿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细粒砂岩;上部为灰绿、暗紫色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本组厚约330m。4、侏罗系中统千佛崖组(J2q)以深灰色薄层状泥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细粒砂岩,水平层理发育,含大量瓣鳃类动物化石。局部地段底部为厚约1.5~2.0m的细砾岩。本组地层出露不全,厚度不详。二、构造矿区位于大巴山断褶带水洋坪背斜南段(详见插图3),区内主体构造为水洋坪背斜和次一级的田垭豁背斜,两背斜面之间被F1断层所切割。1、褶皱(1)水洋坪背斜轴线在平面上呈缓“S”型,在瓜子溪以北走向N57°W左右,瓜子溪以

7、南走向N42°W左右,背斜两翼不对称,北东翼岩层较缓倾角一般40~55°,南西翼岩层倾角陡,一般70°左右,浅部近直立甚至倒转。17万源市青花镇黑石溪二煤矿+570m北翼回风上山施工作业规程(2)田垭豁背斜北起于矿区中部,南延伸出矿区外。其轴线走向N50°W左右。2、断层F1断层:逆断层,北起瓜子溪附近,南至于老房子一带,区内长2770m。走向N39°W,倾向NE,倾角70°左右。落差40~110m。该断层使白田坝组、须家河组地层重复。该断层附近的K1煤层受构造影响强烈。综上所述,该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即Ⅱ类。该排回风上山掘进围岩的坚固性系数按普

8、氏系数分为6~10,掘进中应根据不同岩石的坚固性系数进行装药,以求达到最佳效果。三、水文地质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