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教案

《非攻》教案

ID:37278643

大小:7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0

《非攻》教案_第1页
《非攻》教案_第2页
《非攻》教案_第3页
《非攻》教案_第4页
《非攻》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攻》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课题:《非攻》时间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入人园圃( )攘人犬豕( )入人栏厩( )拖其衣裘( )两涘渚崖()泾流之大()答案:pǔrǎnɡjiùqiúsìjīnɡ2.《非攻》选自《墨子》。这本书大部分是   家学派弟子们记录下来的。“非攻”就是   。答案:墨 反对进攻的战争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2)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知义。答案:(1)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他,说他不仁

2、不义。(2)现在最大的不义,就是进攻别人的国家,却不知道谴责它的错误,反而称赞它,称它为义。二、课文探究导引:1.给课文断句,并疏通课文:给古文标读的常用方法例示: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归纳断句技巧。⑴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明确: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断句心得:找名词(或代词),定主宾,再定标点。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⑵天下

3、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明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断句心得:找虚词,定位置,再定标点。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的,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像这里的“乎”表示疑问,它引起下面的“为之”和“不为”两个假设,后半句同理。⑶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明确:臣闻求木之长者//必

4、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断句心得:明修辞,巧判断,再定标点。这句话主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木”“流”“国”三个角度来阐述德义的重要性。总结:我们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2.说说这则寓言表达什么思想?提示:本文通过层层比喻和推论,抨击了攻掠他国的不义战争,体现了墨家反对掠夺性战争的主张。3

5、.选段说理有什么特点?提示:文章先举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实为例,以引出一个用以判断是非的原则,然后根据这个原则逐层类推,最终得出攻国为大不义的结论。用归纳法和类比法说理,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性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非攻》第8页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教案课时编号:046课题:《非攻》第一课时主备人:武传胜备课时间:2011年4月15号使用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内容。2.学习给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3.识记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教学重点1.学习给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与技巧,提

6、高断句能力。2.识记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教学难点1.学习给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学习,反复研读,思考探究。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导入:情景导入说到“断句”,也叫句读。我们在韩愈的《师说》中学到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其实古文一般都没有句读的,读书人往往边读边断,直到对文章的完全理解,因此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标点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标点的基础,反过来断句标点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未经断句的文言文《非攻(节选)》

7、。二、检查预习:1.作家简况: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今存《墨子》一书,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2)天志明鬼。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

8、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