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

ID:37283396

大小:1.3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10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_第1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_第2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_第3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_第4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5)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191.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Ⅲ.黄河的经济意义黄河的作用(母亲河的奉献):塑造了平原、提供了丰富的水力、引黄灌溉。黄河流域内,耕地广阔,人口众多,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流域内地下矿藏众多,上游开发水能,中游煤炭资源丰富,下游石油丰富。流域内雨水少,灌溉是农业发展基础,也是城乡居民用水,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注意:过度开发利用,是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191.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Ⅳ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⑴上中下游的利用和治理:·上游:分段治理,层层建坝,梯级开发,兴

2、修水库、水电站,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中游: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黄之本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根本措施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种草绿化;山坡修梯田,沟壑打坝淤地。·下游:①培修加固黄河大堤;②引黄淤灌;③修建小浪底水利工程调水调沙。191.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⑵黄河流域主要的城市: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太原、西安、洛阳、郑州、开封、济南、东营。⑶主要水电站: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晋豫交界处的三门峡;河南小浪底(小浪底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191.黄河的

3、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问题探究】刘家峡一带进行梯级开发的原因及优越性。答:①∵上下游落差很大,海拔一级一级降低,每级可造一坝。②梯级开发可最大程度地利用水力资源;黄河泥沙可沿各级水库逐渐沉积,减少黄河含沙量,利于水土保持;③因为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大,∴上游的水库蓄水,对下游水量有调节作用,汛期蓄洪,枯水期放水,使两个水电站全年稳定发电,也可保证下游电站的安全。192.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Ⅰ.珠江的概况水系由南盘江、红水河、西江、北江、东江、珠江等构成,流经云、贵、两广,注入南海。Ⅱ.水系及水文特征水量很丰富(仅次长江)

4、,汛期最长(6-10月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水能丰富。192.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Ⅲ.经济意义珠江流域内耕地、林地面积较大。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烤烟、黄麻、蚕桑等,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棕等。著名矿区有个旧锡矿、六盘水煤矿、平果铝矿等。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等几十个中小城镇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珠江流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以壮族最多,苗族次之。192.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Ⅳ.开发利用和治理。红水河一带实行梯级开发,有天生桥(桂、贵

5、,南盘江)、龙滩(桂、红水河)、岩滩(桂、红水河)等水电站。各项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192.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扩展知识】·淮河水系:源于豫、鄂两省交界山地,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经洪泽湖分路下泄,大部分通过南面的湖泊和京杭运河在扬州附近注入长江,小部分向东经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组成,扇形水系,流入渤海。193.京杭运河概况⑴京杭运河所跨的四省二市(浙杭州-苏-鲁-冀-津北京)和沟通的五大水系名称(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⑵特点:京杭运

6、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现在,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的第二位。⑶运输的货物:北运:粮食;南运:日用工业品和煤炭。193.京杭运河概况【知识扩展】: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湘江、漓江之间的灵渠(桂);四川岷江上的都江堰;新建吐鲁番的坎儿井。中国现代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193.京杭运河概况193.京杭运河概况【南水北调工程】:⑴利用的原理——利用的原理:水循环和水平衡。⑵三条线概况: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取水,以京杭大

7、运河为主要输水渠道,利用现有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自然落差,将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从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的源头河段,向黄河上游调水,补偿黄河水资源的不足,缓解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193.京杭运河概况⑶比较东线和中线工程的优缺点:东线的优点:长江下游取水,水源保证;充分利用江苏已建的江水北调工程及大运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较少,技术上简单收效快;可以基本解决天津、河北、山东等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