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

ID:42375993

大小:76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9-14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_第1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_第2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_第3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_第4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地理考点详解——中国地理(3)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182.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⑴中国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春旱);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7月中旬一华北、东北进入雨季;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以南;10月—雨季结束。182.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⑵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a.使中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b.使中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5月-9月),东北华北7、8月。冬春季雨水少些。南方雨季开

2、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相反。成因: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决定。182.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年际变化大:即降水年与年之间的变化大。年际变化各地大小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成因: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所造成。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182.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附注——副热带高压与锋面雨带的位置】夏半年,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汇形成锋面雨带。一般:春末4、5月——副高在15°~20°N——玉带一道华南;夏初6月——副高西伸北进到20°左右——玉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7-8月——副高北进到25~30°N——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3、9月,副高南退,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18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18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的划分: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东南季风:影响东部地区。西南季风:影响西南等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阴贺巴冈)。184.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184.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在季风区:夏季盛行来

4、自海洋的偏南风,暖热多雨;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的偏北风,寒冷干燥。·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气候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表现为:与世界同纬度比我国冬季最冷,夏季除沙漠外我国最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184.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雨热同期:评价: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得当,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同纬其他区高得多。长江以南“鱼米之乡”受惠于季风气候。184.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3)气候复杂多样:

5、·表现在: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加上地形的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多样的气候类型有:东半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有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评价:①有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使我国动植物资源较丰富;②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③有利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发展各具特色。(4)多特殊灾害性天气。我国特殊天气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184.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8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

6、产、生活的影响①寒潮:冬半年(秋末、冬季和初春)的主要气象灾害。指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具体指标:48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温4℃以下,陆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我国大部分受影响,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影响较小。18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危害:带来急剧降温、大风、霜冻,有时伴随雨雪等恶劣天气(秋季、春季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强寒潮南侵,使长江以南农作物受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暴风雪覆盖草场,断绝饲料,使体弱的牲畜受冻致死。在干燥区,寒潮引起“沙暴”,刮走土壤表面细土,损耗土壤肥力,还可湮

7、埋田园。18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②梅雨: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天气特征:长时间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梅雨如果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影响夏、秋农业收成;如果来得太晚或雨期过短,甚至“空梅”,会出现干旱,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生长。18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③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称台风。我国每年夏秋季节,5—10月,尤以7—8月为多。出现狂风暴雨(日降水可达100~200,甚至500~600m

8、m),台风在我国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及沿海其他省。其危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可引起山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