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V回顾(资源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

RBV回顾(资源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

ID:37286622

大小:10.02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5-21

RBV回顾(资源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_第1页
RBV回顾(资源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_第2页
RBV回顾(资源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_第3页
RBV回顾(资源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_第4页
RBV回顾(资源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RBV回顾(资源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RBV:缘起、释义与启示(OriginsandImplications)报告内容理论溯源基本架构实证研究研究展望一、理论溯源“为什么一些企业的绩效总是胜过其他企业?”(持久卓越绩效从何而来)Whydosomefirmspersistentlyoutperformothers?分析视角:企业外部(industry/market)企业内部一、理论溯源(一)理论基础(二)理论发展(三)并行研究(Parallelstreams)(一)理论溯源:理论基础(1)特质能力理论;(distinctivecompetencies)(2)李嘉图学派经济学理论;(Ricardianeconomics)(

2、3)彭罗斯学派经济学理论;(Penrosianeconomics)(4)反托拉斯经济学涵义。(Theanti-trustimplicationsofeconomics)1.理论基础:特质能力理论(1)至少从1911年起,学者们一直试图回答“为什么一些企业的绩效总是胜过其他企业?”的问题,在经济学方法的解释获得支配地位之前(开始于Porter,1979,后续于1980,1981和1985),关于回答这个问题的努力集中于企业的特质能力。特质能力是指一个企业所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使得该企业比其他企业能够更加有效率和有效能地实现战略目标。(efficientlyandeffectively)(Hr

3、ebiniakandSnow,1982;HittandIreland,1985,1986;Learnedetal.,1969)。1.理论基础:特质能力理论(2)综合管理能力(generalmanagementcapability)“HighQuality”generalmanagersPersistentsuperiorperformanceIncludingLeeIaccocaatChrysler,JackWelchatGeneralElectricandLouGerstneratIBM(LabichandBallen,1988)1.理论基础:特质能力理论(3)局限性:1.“高素质”总经

4、理所应该具备的特性和特征是模糊和难以确定的。例如,CrownCork&Seal(皇冠瓶盖公司)的前任总裁JohnConnelly(HamermeshandRosenbloom,1989)2.是一个组织的重要的特质能力,但非唯一。(LeadershipinAdministration,机构领导力(Selznick,1957))1.理论基础:李嘉图学派经济学(1)“原始的、不可扩增的和不可毁灭的源自自然的馈赠”相关的经济结果(Ricardo,1817)“original,unaugmentable,andindestructiblegiftsofNature”;经济租(economicrent

5、s):某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超过诱使这种要素进入生产过程所需的最小支付额的部分。(Hirshleifer,1980)ForRBV:numerousresourcesusedbyfirmsareinelasticinsupplyandarepossiblesourcesofeconomicrents.如拥有高技能和创造力的劳动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工作的经理人、具有机构领导者素质的高级经理人。1.理论基础:李嘉图学派经济学(2)李嘉图经济租和不同层级肥力土地的经济效果1.理论基础:李嘉图学派经济学(3)对这种持久的绩效优势的威胁(租金耗散)a.市场需求向左下方移动;b.某些低成本的方式来提

6、高其土地的肥力,从而减少拥有较肥沃土地企业的绩效优势。D1MCMCSACp*ACp**D1.理论基础:彭罗斯学派经济学(1)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Penrose,1959)——探寻企业成长的过程及限制企业成长的因素企业首先应被理解为一个联接和协调众多个人及团队活动的管理平台(administrativeframework);其次,企业应是一组生产性资源束(abundleofproductiveresources)。经理们的任务是通过企业的管理平台来充分开发本企业拥有的生产性资源束。根据彭罗斯的理论,企业的成长受制于(1)生产性机会,这种生产性机会作为

7、企业控制的生产性资源束函数而存在;(2)企业用以协调使用这些资源的管理平台。1.理论基础:彭罗斯学派经济学(2)ContributionstowhatbecametheRBV:1.通过透视企业来分析企业成长的能力;2.企业控制的生产性资源束在企业之间有显著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同行业的企业本质上也是异质的;3.采用了一种生产性资源的广义定义。对供给无弹性资源的扩展(土地——管理团队、高级经理人队伍和创业才能等);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