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

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

ID:37287191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0

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_第1页
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_第2页
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_第3页
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_第4页
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中版权同盟论争与近代中外版权条约话语冯秋季(新乡医学院社科部河南新乡453003)【内容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国内展开了一场关于是否向中国索要版权同盟的论争。这场论争直接催发了1902~1903年中日商约谈判中日本版权保护条款的提出,形成了日本向华索要版权同盟的要件,也进而影响了中美商约谈判中版权双边互保的话语形态与内容。清政府与日、美签订的有条件支持和有限保护版权条款,是近代以来中国版权国际保护历程上独有的话语,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提供了有利的交流平台。【关键词】中日版权同盟;中外版权交涉;版权条约话语1899~1902年,围绕是否向中国索要版权同盟,日本国内曾展开过一场论争

2、。这场论争与影响近代中国几半个世纪之久的中外版权保护话语,是紧密关联的两件事情。仅知前者,将无法想象由一场规模不大的论争所蔓延开来的国际影响;仅谈后者,将无从得知近代中外版权保护话语的来由。据笔者所知,学界对日本国内这场版权论争的研究,仅见李明山《19-20世纪之交日本关于中国实施版权制度的论争》(《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10期)一文,但该文主要详述论争的经过与双方持见,没有阐明论辩对中日、中美版权交涉的影响;而且,对影响中外文化、科技交流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版权条款的形成背景,至今无人论及。一、日中版权同盟的利益与道义之辩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掀起了一股译介和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它对日本的近

3、代化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1894年,为了取消江户时代末期与西洋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日本政府答应美、意、德、法等国,在五年之后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将日本版权保护的客体扩大到同盟各国著作者的权益。但同时,为了能继续更多、更快译介西书,日本又规定:对于外国人的著作,日本人的翻译权不受限制——除非作者在原著颁布10年之内翻译或者已经授权别人翻译。也就是说,它对外国作品采用“禁版不禁译”原则。————————————【作者简介】:冯秋季(1969-),女,汉族,河南武陟人,新乡医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4、,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知识产权史,已发表相关论文7篇.8但几乎与此同时,日本也注意到了晚清知识界对日本书籍的“占有”之势。这是一些日本人无法忍受的。日本教育界对这一问题最为敏感。1899年春,日本一教育家在《东洋经济新报》上撰《论布版权制度于支那》一文,认为东洋日本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经营支那四百余洲”,“最急之务,当择与支那人脑质相宜之教科书,广译而流布之”[1]48,然欲办此事,则当移版权制度于支那,因为一旦与中国更订条约,布以版权,则日本“著述家权利可以保护,报酬可以相当,前者千万人购读之书,今忽增而有四万万人购读”[1]49,则日本著述家之位置,可以与欧西著述家相颉颃。不过,他在此强

5、调应该授予版权的,仅指日本人的著述、译印之件,且话语对象仅为教育界人士比较关注的教科书。由于日本当时刚刚加入国际版权同盟,国人正深感译事阻艰,发展不便,对这一论述并未过多注意。然而,三年之后,由于日本政界的挑动,日中版权同盟问题再度泛起,并引发了一场国内论争。1902年,日本继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之后,也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商约要求。为了实现在华利益最大化,3月5日,日本前内阁总理大隈重信在《太阳报》上专门撰《论改订中国通商条约》一文,呼吁“我政府,我国民,当中国北方之乱,诚可谓忠勇义烈,无愧军队战胜之荣,和局既定,又得极盛大之市场,以扩我国之商权,以增进国权国利,不可谓非千载一时之遇。今

6、当改订通商条约,凡我国人,其再四思维,毋稍遗漏,而误国家百年之大计也”[2]72。大隈重信的攫取态度,直接刺激了日本外交家、经济家天野的思考。他随即在《东洋经济新报》上发表《布版权制度于支那之策》一文,以日本三十年前之文明进步得益于福泽谕吉《西洋事情》等书为例,认为“中国改革之策,最重要的是使全国之民有经世实用的新知识;而有著作新书之技能者,非支那人,亦非欧美人,则我日本人是也。故日本书籍之输出,正所以补此缺乏,而助成支那文明之运也”[3]25。在此借口下,他明确倡议日本外务当局应积极促成此事,以铢积寸累,推进日本贸易额的增长。他同时认为,求日本著述业发达的途径只有一条——“以日本之出版物

7、,或仍其原文,或译为汉文,求读者于支那四万万人之中”[3]24。作为一名外交家和经济学家,天8野实过自负。中国的文明进化,需要有开放的态势以博采众取,但主角绝不应该是日本人。他的这番“好意”表述,也不过是为了从伦理上赢得支持而已。实际上,他助推中国文明为虚,谋求日本商业利益为实,他随后的《支日版权同盟之利益及当局之惰慢》一文即暴露了他此时的虚伪。他在批评日本外交当局对中日版权同盟一事“荏苒至今,不见实行”[4]27后,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