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美丽教学设计(1)王景琴2

触摸美丽教学设计(1)王景琴2

ID:37290410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1

触摸美丽教学设计(1)王景琴2_第1页
触摸美丽教学设计(1)王景琴2_第2页
触摸美丽教学设计(1)王景琴2_第3页
触摸美丽教学设计(1)王景琴2_第4页
触摸美丽教学设计(1)王景琴2_第5页
资源描述:

《触摸美丽教学设计(1)王景琴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触摸美丽》教学设计课题:触摸美丽课型:设计•应用教学背景:八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感,有独特的见解,表现欲望较强烈,能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喜欢探究问题,有较强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便于学生运用不同的材质进行创作,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教材分析:《触摸美丽》以美术与自我、社会,美术与自然、环境两个方面来组课的,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使教材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机的结合。本课的前一课是:《缤纷家用电器》,后一课是:《与米罗游戏》。本课在二者之间,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它是由绘画转向手工,由纸上的三维物体向空间中的三维物

2、体的过渡阶段。本课在整套教材中与八年级下册《五角星》知识的内在联系最为密切,两课共同组成了一个关于材料及形式美探究的教学单元,但是又有各自的教学侧重。《五角星》定位重点更多在画出肌理与质感,《触摸美丽》的定位重点更多在于直接利用材质本身的肌理与质感进行造型,探索适合材质形式美感表现的技巧。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材质的特性,对材料形式的肌理和质感有初步的认识。2、带领学生自主全体参与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材质,运用美术语言,制作简单的拼贴作品73、正确感受生活,看待社会,提高审美情感,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提高团队意识。教学

3、重点:触摸体验不同材料,感受材质,探究新知。用材质特征制作一幅简单的拼贴作品。教学难点:妙用材料,大胆想象。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让不同特性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方法教法:讨论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练习法、分工合作教学法学法:欣赏理解、比较总结、练习创新、讨论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世间的美有千万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喜欢听优美的旋律,我们喜欢看美丽的事物,我们喜欢吃美味的食品,我们喜欢嗅甜美的花香,今天我还要带领大家一起触摸美丽!二、认识材质大家根据老师描述的特征,猜猜这是什么?坚硬、冰凉、光滑、透明(玻璃)坚硬、冰凉、粗糙、厚重(石头)坚硬、冰凉、光

4、滑、不透明(金属)木质:精致、古雅陶瓷:纯洁、易碎、古典、神秘棉花:轻盈、柔软7丝绸:柔软、顺滑大自然赋予我们各种材质,它们都有各自的特性,玻璃的晶莹剔透、岩石的粗糙坚硬、金属的锋利明亮、丝绸的光滑细腻、树木的古老质朴等,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肌理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什么叫材质?(材料和质感的总称)什么叫肌理?(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平洁光滑,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稀松,或厚重坚硬。)三、材质运用(运用材质、肌理、色彩对比的实例,加强学生对材质和谐对比原则的运用)1、构思:从形、色两方面选择材料(P15《葡萄》)形:鹅卵石——葡萄——点的排列色:材料色彩协调2、形

5、式美原则:(质感、色彩的)和谐、对比(P16《无题》如:质感中粗糙与细腻的对比——鹅卵石与细铁丝如:暖色与冷色的对比3、范画的展示,以直观形式使学生了解材质的不同表现。《风车》《五谷与KT板的结合》分析《猫头鹰》,点线面的运用、形状大小、色彩对比、疏密变化,画面的平衡、和谐。课本中的猫头鹰使用什么制作的,还可以用什么材质来表现。7四、小结方法步骤:(1)画出草稿图(2)材质的选择(3)确定主题,加工制作(注意对象的色彩与画面的色调)五、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要求:尝试以某种材料为主,最多使用五种材料分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装饰画。老师巡回辅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爱护环

6、境及纪律。六、小组合作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欣赏感受不同材质给人的感觉。教师充当教学组织与引导的角色,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与交流。将创作好的作品让小组代表展示在讲台上。自评,互评。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把现实生活中看起来是“废品”7的东西,经过我们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制作,变成了可观赏、有价值的艺术品,达到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生活是艺术表现、艺术创作的源泉,天空的绚丽多彩、大海的浩瀚波澜、山寨的老墙木屋、晨烟的依稀梦幻、古道的曲折逶迤、山岩的鬼斧神工、阳光的妩媚灿烂、雨雾的朦朦胧胧、枯树的斑驳沧桑、幼苗的生机盎然,无不呈现出奇妙无限、

7、变幻无穷的美。让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生活中创造美!(附)板书触摸美丽·认识材质什么叫材质?什么叫肌理?·材质运用1、构思:从形、色方面选择2、形式美原则(质感、色彩的)和谐、对比课后反思:7教学反思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触摸美丽”是与生活、自然紧密相关的课题,通过运用不同材质改画与制作装饰作品的活动,关注材质本身具有的形式美感,懂得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变废为宝”、“变残为美”,制作成精美的装饰艺术品,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发现美、感知美、表现美的能力。 导入环节通过人类从听觉、视觉、味觉、

8、嗅觉对美的追求,进一步提出触摸美丽,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