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1)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1)

ID:37294637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1)_第1页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1)_第2页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1)_第3页
资源描述: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了解始终描述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的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2、引导学生找一找诗歌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理解积累词语:困扰、渺茫、晨曦、劳作、边陲、翩翩起舞、焕然一新、面向黄土背朝天。4、学习掌握生字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扰”“渺”“烧”,指导行进字及“曦”“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理解词语积累,掌握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找一找诗歌对比的句子,体会这

2、样写的好处。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学生自词2、了解始终描述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的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3、引导学生找一找诗歌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一、导入:同学们,谁去过深圳?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

3、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形近字比较:灶()庞()焕()唤()杜()宠()换()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4、提出不懂得问题: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劳作:劳动,多之体力劳动。边陲:边疆翩翩起舞:形容轻快的跳舞。焕然一新:换然,形容光彩新面貌,使人觉得到处亮堂堂的。面向黄土背朝天:形容农民长时间辛苦耕种的样子。三、再度课文,感悟理解   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

4、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3、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昨天贫穷落后]   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3----7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赞赏、惊喜)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小节。)过渡: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

5、什么作用?(过渡)   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   7、全班交流。4---7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者的内容和情感。) 过渡: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总结-  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播放

6、:《春天的故事》]。歌中唱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阶段呢。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