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

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

ID:37295335

大小:8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_第1页
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_第2页
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_第3页
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_第4页
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视数学教学的“先学后教”——陈臻新课程倡导“先学后教”。学生“先学”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并具备了良好的数学自学能力,把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阅读数习惯和自学能力呢?一、了解学生要“先学后教”,我们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1、学生已学知识情况。了解学生前一年甚至是前三年的教科书、教学用

2、书及教学目标。如:人教版《数学》之首有“主编的话”和“本册导引”:可以知道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以及在本册教材中安排的内容。老师只有了解这些,才能知道学生原来学过的知识,本学期还要学习什么内容。这样,我们才能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尤其是遇到新接班,教师更要通读学生已经学过的教科书。2、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仅仅知道学生原来所学知识还不够,还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掌握情况。如: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在哪儿?思维基础如何?这才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用平时教学、作业反馈、单元检

3、测、上学年或上学期的期中期末试卷、访谈和观察等手段来分析,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与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要知道学生在五、六年级就学过“算式”与“方程”,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前三节学过的解一元一次方程;还要了解学生对“算式”与“方程”是否熟练掌握,掌握情况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分析技能。3、学生需求什么知识。是否适当预测学生需求什么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新内容是有很大帮助,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盲点又在哪里?这直接关系到他们

4、的学习态度。怎样更利于他们学习,就怎样去设计提要,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现在需要什么,能学会什么,怎样才能学会,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1、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了解学生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才是比较理想教学,也是我们的努力目标。二、注重理解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学”,先学就是阅读课本,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的重要途径,未来的文盲就是指不会学习的人。教材是教师执教的根源,更是学生学

5、习数学的主要材料,他是数学专家集结过去经验,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所替代不了的。初一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和技巧,除了数学课本难以读懂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教师不重视课本的阅读,更谈不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从书中挖掘更丰富的内容。阅读数学课本的技巧:逐字,逐句,逐节阅读,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对书中的叙述、旁注、概念、定理、思考方法、

6、操作方法、问题与要求都不要遗漏。如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3.1.2“等式的性质”一节的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性质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乘同一数”,“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应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除以同一个数”中的“数”为什么不为0呢?而“乘同一数”中的“数”可以不可以是0呢?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又如,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

7、次方程”的3.1.1“一元一次方程”一节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上面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实包含三层意思:1、含有一个未知数(或一个元);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3、方程两边的式子都是整数。尤其是第3层意思同学们容易忽略,因为它是从前面的方程中总结出来的,没有明确指出。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练习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在课外或课内阅读,教师可以列出导

8、学提要,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3近似数一节的提要:一.复习提高。1、(-2)=_________;-2=________.所以:(-2)________-2(填“<”或“>”或“≠”或“=”)2、(-2)=_________;-2=________.所以:(-2)________-2(填“<”或“>”或“≠”或“=”)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800000=__________;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