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

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

ID:37295935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_第1页
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_第2页
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_第3页
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_第4页
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语文本色研究湖南省芷江县东门口小学李红林邮箱:842191467@qq.com手机:13607414622论文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追求浮华、抹去了本色,不讲实效的问题。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这些弊端,我们提出“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本色研究”。旨在探求语文教学的真谛,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色,还语文课堂以语文味。策略一、文本研读,寻语文之味。通过反复研读文本,参考查阅,解疑提升等方法,形成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策略二:潜心品读,读出语文之味。通过动情诵读,片段精读等方式层层递进的读,升华的读。策略三:咬文嚼字,品出语文之味。语文课

2、堂因为有了“咬文嚼字”,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通过品词析句,扎实训练,抓关键词品读,真情对话等形式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策略四:圈点批注,写出语文之味。诸如个性化解读练笔,有感而发时练写,仿写等方法活化了课文内容;使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同时还架起了阅读与习作的桥梁。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本色正文: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教,阅读教学的短板是什么?中国教师报曾撰文: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小语课改?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忧喜参半,破立不二。”“忧喜参半”是说课改现状,“破立不二”是说课改走向。一方面,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积弊和沉疴

3、并没有因为课改而得到根本性的治疗;另一方面,课程改革本身在推进过程中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缺陷。如:过度的自主变成自流;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淹没了语文的本体;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太少;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课堂上“语文”少了,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的大量空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管什么内容都要分组讨论、分组“情景再现”,场面热闹。你找出描写动作的词合作一下,读个课文也合作一下。如某些教师设计课文教学时,不管有没有必要,总要设计合作讨论的环节,似乎一堂课没有合作就不符合课改要求。模式化教学缺失了语文味。诸如336模式,杜郎口模式,洋

4、思模式等等,不假思索就拿来主义,语文阅读课堂成了程式化工厂,老教师被束缚了手脚,成了套子里的人,新教师连基本的方法都丢了。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追求浮华、抹去了本色,不讲实效的问题。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这些弊端,我们提出“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本色研究”。旨在探求语文教学的真谛,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色,还语文课堂以语文味。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二、意义和价值:1.这是新一轮课改的必然需求。众所周知,语文课就是教

5、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学已走过一路繁华,抖尽一身浮华,走在回归本真的康庄大道上。回归本真,回归常态的本色语文高举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大旗向我们一路走来。2.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基础的语文情感;基础的语文习惯,譬如天天阅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点批注的习惯,

6、写日记的习惯;基础的语文积累;基础的语文技能,如诵读技能、边读边思考技能、列提纲写作文技能等;形成这些最基本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这是学校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在教学实际和教研教改活动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课堂,教师仿佛采用的是新的理念,但只浮于表面,对新理念如何运用于课堂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使有的课堂花架子多,注意了整体的气氛,却忽略了语文的本真——语文味;同时,双基训练不扎实,人文性过多,而语文的工具性降低等等。因此,高举本色语文的大旗,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本色语文的研究,符合我们校的实际,具有借鉴和推广的价值。三、策略和方法策略一、

7、文本研读,寻语文之味。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过:不研读文本,教师就没有“底气”,教学就不会有深度和广度,语文教学就难有“语文味”。因此,语文教师,细细研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深刻的、细致的甚至是别出心裁的课文研读,就难以有好的阅读课的出现。方法1:反复研读,破译密码。读课文,不但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走进文本,把握课文的脉络,掌握课文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往往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青年教师怎么研读课文?我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时告诉他们,一定要反

8、复朗读,阅读文本。因为朗读的如何能够体现出他们钻研教材的程度和理解的深浅。反复朗读课文,每读一遍你都会有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