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中如何把握运动负荷的研究

高中体育课中如何把握运动负荷的研究

ID:37298140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高中体育课中如何把握运动负荷的研究_第1页
高中体育课中如何把握运动负荷的研究_第2页
高中体育课中如何把握运动负荷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体育课中如何把握运动负荷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体育课中如何把握运动负荷的研究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一、研究背景能否取得锻炼的效果及取得什么样的锻炼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锻炼方法,二是锻炼中的运动负荷。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方法,学生们可以从体育课中及电视的各种讲座中学得的.不管其掌握的程度如何,即使是粗略的掌握,也可以作为锻炼的方法之一而运用于锻炼的实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七至九年级)在运动参与这个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之一是: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如果要达到水平目标就让学生们学会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进而能够调节和控制运

2、动负荷,却要复杂和困难得多。运动负荷问题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尤其是在运动训练领域都是很关键的问题。没有运动负荷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如果负荷安排不当会导致运动的损伤等不良后果。因此,吃透运动负荷的基本原理掌握安排、调节运动负荷的基本方法,是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参加者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今天我就对运动负荷加以研究,希望对高中的体育教学有所帮助。二、负荷的分析研究所谓运动负荷,就是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按其对人体产生刺激的性质,我们又把运动负荷相应地分为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大方面。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

3、功,即功率。负荷量是指在一次教学或训练中完成运动练习的总次数、总距离或总重量。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便于我们了解、认识并研究运动负荷;更为重要的是便于我们学生学会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在教学中,内容和课时进度的关系就是量与强度的关系,量与内容多少、时间长短、强度与难度都有关系。量大不一定强度大,量小不一定强度小,量是基础,强度是质的体现,量与强度的变化主要依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内容的多少、学生接受能力水平,人的生理、心理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方法、特点来确定和安排的。在实际运用中,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

4、,同时两者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反比关系。安排和调节好运动负荷一般就通过调节影响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各个因素来实现的。体育课和运动训练中机体能承受的负荷是否适宜是影响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需明确指出,由于目的不同,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在负荷的安排和要求上有着明显差异。运动训练要高效率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挖掘和发挥运动员的潜力以谋求尽可能好的专项成绩。而锻炼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机能能力,继而有效的保持这种技能能力。所以是体育锻炼教学还是专项运动训练是有差异的,应加以区别对待。三、掌握与负荷相关的问题想要

5、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既要坚持不懈地锻炼,又要注意运动适度,如在进行自己特别爱好的运动时,往往会出现运动过度的现象。你可能一踢足球就会忘掉一切,搞得筋疲力尽方肯罢休,这样发泄、忘我式地锻炼对健康不利,会使自己的精神难以集中,上课打瞌睡,对事物反应迟钝。所以,在体育教学和锻炼中要作到“因己而宜”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我们先须掌握以下几个问题:1.通过测试掌握自己从事各种练习的极限强度如:30M、60M、100M、800M、1500M等的最好成绩,负重深蹲、半蹲、蹲跳及挺举、卧推等的最多次数等,且将其作为各项练

6、习强度的100%。以便在采用中等强度(如用60%的强度)进行某项练习时,换算出相应的速度、重量、次数等。通常是在确定了各项练习的强度后,再考虑配以相应的负荷量。如某生100M最好成绩是12"8,此生中等强度就是20"48(60%强度);该生负重深蹲:80-85Kg为他的最大重量,那他的中等强度就为48-1Kg(60%强度);他的仰卧起坐最多次数为60次/分,则中等强度为36次/分,根据他的中等强度可进行某项练习,强度确定后配以相应的负荷量,这样就能更好掌握好“适度”。2.了解运动负荷阈在运动训练领域“运动负荷阈”是指

7、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训练适应的最小负荷强度,即:低于这个阈值的负荷将不会产生应有的训练适应。对于刚开始训练的新手,运动负荷阈一般相当于本人现有的最大负荷能力的30%,而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可高达本人现有最大负荷能力的70%。如此概念引入体育锻炼领域则可将其理解为“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锻炼效果的最大负荷程度。”实际情况是:这个阈值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性,缺乏锻炼的人用10%左右的强度进行一定数量(或时间、距离)的练习,就有可能产生较明显的锻炼效果,而经常系统锻炼的人则可用30%以上的强度进行较大量的练习,才会产生一定的锻炼

8、效果。因此,在锻炼实践中主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及已有的运动能力来摸索和把握这个阈值。3.了解“运动负荷价值阈”的问题无论是便于用百分比确定负荷强度的练习(如走、跑、游、举等)还是很难用百分比确定负荷强度的练习(如球类、武术、体操等)我们都可以根据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来把握健身的效果。运动负荷价值阈是按一定的心率区间来确定运动负荷的一种计量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