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

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

ID:37300767

大小:303.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_第1页
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_第2页
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_第3页
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鹿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药用经济动物之一,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鹿肉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著称,同时还具有提高人体代谢强度和抵抗力的功能,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养鹿数量的不断增加,鹿肉的销售量也在逐渐提高。在国际市场上,鹿肉的售价是牛、羊肉的3~6倍,而且供不应求;在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对鹿肉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和肉食结构的逐步改善,鹿肉必将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高级肉食品来源之一。1鹿肉的营养价值鹿肉营养价值比牛、羊、猪肉都高,属适口性强的野味。鹿肉的粗蛋白、磷脂、维生素B12及必需氨基

2、酸含量均高于牛肉,而脂肪、胆固醇的含量则显著低于牛肉,鹿肉中胆固醇含量比牛肉低30.88%。鹿肉这种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优质结构正是目前健康饮食所倡导的。鹿肉滋味清淡,纤维较细,营养丰实,味道鲜美,油脂优良,风味良好,是柔嫩易消化的滋养品。2鹿肉及鹿制品的主要功能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鹿制品具有:“主阳萎、补虚、止腰疼、鼻衄、折伤、狂犬伤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等功效。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表明,鹿制品还具有治心悸、失眠、健忘、风湿和类风湿等功效。鹿肉首见于《名医别录》,华佗说:“中风口偏者,以生鹿

3、肉同生椒捣贴,正即除之”。《本草纲目》记载:“鹿肉味甘、温、无毒。补虚羸,益气力,强五脏,养血生容。”李时珍说:“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鹿肉可药食两用,既可与中草药配伍,也可做药膳,还可用腌、卤、水煮、清蒸、滑炒、干煸等方法制作多种菜肴。鹿肉的主要功能为补脾胃、益气血,助肾阳、填精髓、暖腰脊,补五脏,调血脉。它主要用于虚劳羸瘦,产后无乳等症,是中药中的滋补佳品。鹿肉不同部位分别有着不同的功能,如鹿头肉的主要功能为补益精气,用于治疗消渴、虚劳、夜梦等症。鹿蹄肉具有治脚

4、膝骨疼痛,不能践地的作用。3肉质的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人们对食用动物肉的肉质及各项营养指标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有研究表明,肌肉肌纤维的数目、直径、类型均可对肉质产生重要影响,肌纤维可分成红纤维、白纤维和中间纤维3类,但无论何种纤维,其直径与肉质关系均极为密切。在肉品学中,一般认为,较小的纤维直径会导致较高的系水力,并且降低肉的粗糙。即肌纤维越细,肌纤维密度越大,系水力越强,表现为肉质细嫩。肌肉脂肪、肌苷酸及硫胺素的含量则可明显影响肉的口感及风味。评定肉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肉鲜味。肉鲜味是肉味物质刺激味蕾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刺激鼻黏膜后引起的综合反映。肉鲜味主要

5、存在于40多种化合物中,如氨基酸、肽、甜菜碱、核苷酸、酰胺、有机碱、有机酸等有关化合物。几十年来,人们对肉类及其制品的鲜味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味道(由非挥发性化合物产生)和香气(由挥发性化合物产生)两部分,鲜味不仅是一种基本味道,而且是增添食物风味的重要因素,肉类及其制品的鲜味主要由其中的核苷酸、游离氨基酸、短肽、琥珀酸和吡咯烷酮酸等多种成分决定,他们的含量和比例构成特有的鲜味。在与鲜味有关的化合物中,对鲜味贡献最大的有两类物质:一是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甘氨酸作用明显,而谷氨酸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二是核苷酸,核苷酸类有鲜味,是在本世纪初发现的。其中

6、鲜味表现最强的是肌苷酸,它主要是对肉的香味起作用,其机理可用螯合作用说明,即由于核苷酸把金属离子从鲜味感觉部位除去,而使谷氨酸钠在味觉神经上有效地作用。肌苷酸是构成肌肉鲜味的重要成分,它的鲜味大约是味精的50倍以上。同时,肌苷酸具有与谷氨酸协同而增加谷氨酸鲜味的作用,可使其鲜味增加6倍;另外,肌苷酸还可以缓冲味觉作用而抑制酸味和苦味。遗传因素、屠宰方法、保藏温度、饲料组成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肌肉肌苷酸含量。目前肌苷酸被认为是衡量肉质鲜味相当重要的指标。4对鹿肉肉质评价的建议当前国内对肉品肌苷酸的研究报道较多的集中在生理、病理、免疫、神经领域,而对作为肉品质

7、重要指标的肌苷酸在各个品种内的变化规律及与其他肉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却未进行过系统性研究,仍是一个空白,而对鹿肉肉质的研究更是极为有限。曾有些学者针对猪、鸡、鹌鹑和鱼等动物肌肉中肌苷酸含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肌苷酸对于评价肉质及肉风味有很高的科学根据,所以对于鹿肉质及风味的评价除了应测定屠宰性能、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脂肪及脂肪酸含量、肌肉系水力、嫩度、pH值以及肌肉纤维结构等指标,还应考虑肌苷酸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鹿肉肌苷酸含量的研究,进一步阐明鹿肉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从而扩大鹿肉的食用范围,增加经济效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