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前必看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前必看

ID:37302139

大小:665.8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1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前必看_第1页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前必看_第2页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前必看_第3页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前必看_第4页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前必看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前必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论一、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的缺陷(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1.方法:践去理解……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2.方法论: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形形色色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列宁论唯物史观的意义探讨关于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最大成果

2、”“唯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依据其层次高低的不同可分为:一科学的历史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使“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么混乱3.社会科学方法论: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列宁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遍指导意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具体包括:“文化的分裂会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再也无法在同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

3、研水平上共同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开展认真的讨论。由于大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因而会使我们对现代社会和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作出错误的解释,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对未来作出错构成一个科学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涉及如何正确处理:误的估计。”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英]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陈恒六、刘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兵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译者序,第5-6页。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

4、方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基本的原则和合理途径,并选择和运用恰当的社会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用。1.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社会思想理论,都有一定地位作用,(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但因狭小生产规模+剥削阶级的偏见,导致其在不能在总体上1.客观性原则:给社会历史以科学说明,即便是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一旦按人类社会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和社会,以理论体系踏入社会历史领域,马上就变成历史唯心主义。创新和研究方法更新不断达到对人类社会本

5、来面目的真理性2.19世纪中,马恩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吸收认识,认识论上,坚持实践标准;历史观上,坚持生产力标人类数千年的思想认识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准;价值观上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资2.主体性原则: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并科学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从人追求真善美的内在要求出发,在真理性认识、公正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性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认识与理解人类社会及其活动,3.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强调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反对

6、英雄史观。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据此说明政治、法律、哲学和宗教观3.整体性原则:点,即用社会存在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唯心认为人类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系统,期间各种现象是相主义就从它的最后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被驱逐出去。达互制约和影响的,因而主张把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纳入自然-尔文:自然界的规律——马克思:社会历史的规律。社会统一的大系统中,在更宏大的背景下,考察人类社会的4.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批判了历史唯运动,把个人与社会,部分与整体,要素与系统有机结合起心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认识视野应该“从天上回到人间”,

7、来。聚焦于现实生活。因而,认识的出发点应该是现实的、有生4.具体性原则: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生产和生活是构成了人类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社会历史史的第一前提,由此才产生了生产关系、交换关系,产生了现象,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放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市民社会、国家关系和意识形态。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放在与其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史人物与事件的联系中去认识去理解、去评价。特别是在阶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决定人们的存在,级社会中,要坚持阶级分析

8、的方法。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发展性原则:——马克思.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