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

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

ID:37303253

大小:231.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_第1页
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_第2页
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_第3页
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_第4页
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2期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6月Vol.19No.2JOURNALOFQINZHOUTEACHERSCOLLEGEJune2004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索祖翠(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月亮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最常见、最典型的一种意象。王昌龄诗中月亮已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实体,而是有了不同思想内蕴,在规定的语境中被赋予生命、情感与灵性,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流程与鲜明的价值取向。[关键词]王昌龄;月亮;意象[中图分类号]I222.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629(2004)02003205月亮与文学,月亮与中国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共,深切关怀遥

2、可寄送,正是/愿为南流景。驰去可以说,月亮是古代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见我君0(曹植5杂诗6)/此时相望不相闻,原逐月物象,也是饱含作者浓烈感情色彩的一种意象。华流照君0。(张若虚5春江花月夜6)温柔的月光从5诗经#陈风#月出6/月出皎兮,佼人僚兮0的月无处不在,是那样的善解人意,冰心玉壶般的友谊下怀人到唐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似月华一般与挚友形影相伴,只要我们有一个心人。0(张若虚5春江花月夜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中的月亮,即便远离千山万水,各在天一涯,也仍故乡。0(李白5静夜思6)的人生探索,在月亮的身会感到离而不别,别而未分,对朋友温暖的宽慰,上,人们可谓是穷尽了所有的情感

3、和思想,盛唐诗深挚不渝的友情及别后的思念,深会于字里行间,人,享有/诗家夫子0美称的王昌龄在他181首诗人类就是这样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明月,使自然的中写到月亮的有近70首。这些诗中的月亮已不明月人格化,以表现内心深处最为深厚,复杂而又是纯客观的自然实体,因作者创作时的处境情怀强烈的情感。不同,从而赋予了诗中/月0这一意象的不同思想王昌龄送别诗中写到月亮意象的较多,有的内蕴,它们在限定的语境中被赋予生命,情感和灵写得较哀伤,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如5送魏性,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流程及鲜明的价值取二6:向。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江边明月为君留这首诗作于王昌

4、龄贬龙标尉时,前两句写景,本已透出凉意,后两句借助想象以忆字勾勒,从对宋朝葛立方5韵语阳秋6卷十说:/月轮当空,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天下所共视。故谢庄有-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盖言人虽异处,而月则同瞻也0。明确指出月亮与照,愁绪萦怀,辗转难眠,这恰与描写离别名句:今其他意象不同的独特性,言其高悬天际,千里共赏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5雨霖铃6)的特点极易刺激诗人怀人念远的情绪,其实,第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凄清的环境,行人恐难已次揭示望月和怀人的对应关系,首开伤离怨别之成眠吧,即使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先河

5、的是5诗经#陈风#月出6,明代焦5焦氏笔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行乘6曰:/5月出6见月怀人,能通意中事。0到谢庄的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方面刻画了一个典型的5月赋6曰:/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临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0川路漫长,临风更是幻中有幻,如此朦胧的意境更有助于表现惆慨叹,朋友一去将无音讯,好在有朗朗明月与友相怅别情。又如5送李十五6中托月写感伤更为曲[收稿日期]2003-10-26[作者简介]索祖翠(1977-),女,湖北荆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第2期索祖翠:论王昌龄诗中的月亮意象33折

6、:5暂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两府同僚6诗的/驰怨别秦梦深,江中积云起。晖不可接,何况是两乡0,亦好。这样的月色还有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5送李五6:李十五即李邕,据王氏自己说,是送邕入秦之玉碗金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作:/别怨起楚地,既别之后,恐长不见,或偶然而扁舟乘月暂来共,谁道沧浪吴楚分?会,以此不定,如云起上腾于青冥,从风飘荡,不可意谓彼此别后,倘思相见,则扁舟乘月,带可至,复归其起处,或偶然而归尔。虽天长,其梦不隔,谁谓沧浪之水,能使吾二人分隔吴楚哉?夜中梦见,疑由相会,有如别,忽觉乃各一方,互不因为有了对明月这份独特的感受与情怀,所相见,如月影在水,至水,至曙,水月不见矣0。以在

7、他被贬龙标时,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5文静秘府论6地卷引)诗人由天上月想到水中的风直到夜郎西。05闻王昌龄右迁龙标,遥有此寄6月影,可能是觉得用空中月还不够表达这份情谊,能让这位/诗家夫子0心领神会,于心怦然了。正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0(柳永5雨霖铃6)秦时明月汉时关对朋友的别离,怀念引起的伤感使得诗人笔下的月亮都附上了/孤0、/寒0、/残0、/微0、/斜0、/月0作为盛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