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情 定位课堂 精彩无限

关注学情 定位课堂 精彩无限

ID:37308910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关注学情  定位课堂 精彩无限_第1页
关注学情  定位课堂 精彩无限_第2页
关注学情  定位课堂 精彩无限_第3页
关注学情  定位课堂 精彩无限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注学情 定位课堂 精彩无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注学情,定位课堂,精彩无限——从《祝福》教学的反思中谈“以学定教”的理解丹阳市第六中学马秀华教读传统课文——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祝福》。《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篇幅长,可讲的内容非常多。但是,一节课又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时间,真不知如何入手。回顾自己以前教读这篇课文的情况,想了很久。决定仍然从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入手。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而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文学是人学。文学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文学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在《祝福》中有很多人物,我决定要抓就抓中心人物:祥林嫂。于是,我把自

2、己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一、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我希望通过这节课,不但让学生认识、了解祥林嫂,同时也学会一些塑造人物的方法,并能在平时写作中予以应用。到了授课的班级,虽然是陌生的学生,但是高一的学生很积极,也很活跃,看到我这个新的女老师,很兴奋,竟然主动和我打招呼。这使我紧张的心有所缓解,赶紧趁课前五分钟和他们交流,并且把自己从网上下载的中央三台的一段关于《祝福》的视频给他们看。一来缓解师生的紧张情绪,二来弥补一些同学预习不充分的不足,让同学们更加熟悉课文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同学们出人意料

3、的踊跃。可以感觉到他们预习的很充分。在复述小说内容,概括小说情节这一环节,进行的很顺利。进入祥林嫂形象的分析之一环节,我怕范围太广,学生无从切入。于是,我设置了两个题目:1、阅读课文,列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2、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从文中筛选并讨论解决。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还是很强的,找的也比较准确。我就趁机引导学生注意三次肖像描写的区别,并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表格比较。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问题,并且和我一起关注到肖像描写中关于眼睛的描写是极有特色的。我就自然过渡到“找眼睛,分析特点”这一环节。到此的授课过程,基本是

4、按照我备课的思路,由我引导学生进行的。当进入“其他塑造人物方法的讨论”环节时,出现了“意外”:分析人物的语言,学生最先找到了我与祥林嫂的对话。我随机请了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当时的想法是:把它作为一个教学方法(朗读法),演示一下的。可没想到,两个学生非常投入,角色把握的很到位,读得非常好。我作为旁白,几次被他们吸引忘了自己读的职责。两位同学读完,我和同学们都自觉地为他们鼓掌。我赶紧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分析人物的语言,透视人物的性格。结果,这里用了很多时间,最后导致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的讨论只能草草带过。这样也影响了我设置的最后一个环节:当堂演练“请用本课学到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描摹

5、一位大众熟悉的明星。(明星从下列人物中选取:小沈阳、周杰伦、毕福剑、李咏、王宝强、姚明、刘翔)字数100字左右。”的时间。这可是我当时备课时,自认为最得意的一个环节呀。说实话,上完课,我真的有些懊恼:没有达到我要的预期效果,讲练结合,尤其是练。不过,静下来想想:这也不失为一种收获。教学,不能只考虑教师的教,只关注于自己的备课,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考虑课堂的灵活机变。不知道后面的听课教师是什么感受,不过我想学生这节课收获应该是很大的,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这从他们的反应和掌声就可以知道了。并且,想来,我设计的那一最后环节:用学到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写一段话。现在看来,真的有些不伦不类,狗

6、尾续貂了(不知可以这样说吧)。因为,这堂课,我们师生都沉浸在通过讨论分析祥林嫂的形象,从而对她备加同情的情绪中,我自己授课的语调也渐渐的转为低沉,这正是传授德育目标的最佳时机。可是由于我没有设定这一目标,所以,我硬是把她过渡到了最后一个练的环节。我当时就觉得很生硬,很别扭,不过我还是按既定备课计划这样做了。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教授《我与地坛》一课,觉得整节课学生反映非常好,也极为活跃,主动回答问题。有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朗读课文,真可谓声情并茂。在场的人都感动了。授课教师也感动的几乎热泪盈眶,于是,他这样评价:这位同学读得太好了,我们给她加两分(因为该班学生有小组考核制度,有

7、学生自评,也能体现课堂的自主)。我们都认为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亮点。结果,在后面的评课中,一位特级却特别批评了这一环节:他认为这一环节,恰恰是教师人为的扼杀了学生对母爱的感悟和解读。因为这节课的宗旨是解读和体悟母爱的。我到现在也不是很明确,这位特级教师的评价正确与否。不过,现在想想,我至少很后悔:后悔自己太本位,没能随课堂、学生的情况灵活变通。虽然,学生在练的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写的文段也很出色。但是,我究竟不知道,这应该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呢,还是“败笔”呢。至少我现在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