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成长 幸福人生

快乐成长 幸福人生

ID:37310467

大小:185.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21

快乐成长     幸福人生_第1页
快乐成长     幸福人生_第2页
快乐成长     幸福人生_第3页
快乐成长     幸福人生_第4页
快乐成长     幸福人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快乐成长 幸福人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快乐成长幸福人生——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快乐,乐在其中。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是以宽容、接纳、豁达、愉悦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世界。渴望人生的愉悦,追求人生的快乐,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乐的、幸福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如真空状态简单纯一,不如意的事情是难免的。中学生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后,由少年慢慢成长为青年,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烦恼也慢慢增加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郁闷”成了他们的口头禅,他们似乎再也不像小时候那么容易感受到快乐了。你长大了,可你为什么会不快乐呢?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认为,

2、人类种类各异的不快乐,一部分是根源于外在社会环境,一部分根源于内在的个人心理。面对现实,怎样才能使中学生快乐地成长呢?一、快乐成长从心开始——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是快乐成长的基石1、什么是健康我国有句成语叫作“杯弓蛇影”,说得是古代有位乐广公,十分好客,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一日,有位客人在喝下几杯酒以后,墙上雕弓的影子正好映在杯中,他误以为是赤炼蛇,而认为自己中毒了。回家以后,果然得病,一天重似一天,服药也不见功效。幸好乐广公闻讯前来探病,听病人说出中毒原委后,知道是场误会,就力劝其再去他家,将酒杯中的毒蛇和弓影相互指证,病人才知道自己并未中毒,病乃霍然

3、而愈。这个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其实,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过去,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只局限于身体没有疾病,而不太重视心理的健康。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仅仅局限于生理学的范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体健康和心健康两方面的含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21

4、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即“五快”、“三良”。“五快”是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食得快,说明胃口很好,对事物不挑剔,证明内脏功能正常;便得快,说明排泄轻松自如,胃肠功能好;睡的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说的快,表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心肺功能正常;走的快,证明精力充沛、旺盛,无衰老之症。“三良”是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类健康来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身

5、体健康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反之,身体的不健康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的维持,心理的不健康也会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例如,当一个人具有急躁、没耐性、争强好胜、易激动、行动快、做事效率高、整天忙忙碌碌、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等型行为及心理特征时,他就比较容易患上冠心病;当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恐惧、愤怒、敌意和抑郁等情绪状态中时,就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患上原发性高血压;当一个人经常产生焦虑、愤怒、忧愁、悲伤等不良情绪,并过度地压抑这些不良情绪,使其不能得到合理疏泄时,则易患癌症。因此,经常保持心情愉快、乐观进取的精神,对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

6、常有帮助的。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2、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应有之义,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并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环境许

7、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我国学者王登封、崔红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及与外部社会的和谐所表现出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应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身心和谐的结果。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最终表现,也是个体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及个体的内部和外部和谐的结果。虽然人们对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说法,但仍可确定这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看法都认识到并强调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都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一种内外调适的良好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变

8、化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狭义的心理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