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

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

ID:37311101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_第1页
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_第2页
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小课题研究这个名词对于不少教师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事实上我们每个教师都进行过小课题研究。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发现自己一道题讲得不是太好,学生听后仍不太明白,通过反思,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改进方法后再进行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这就是一个小课题研究。广州市名教师曲天立提出的“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就是对小课题研究的高度概括。进行小课题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便可作为小课题研究的课题。问题可以来自学生,可以来自同伴,当然也可以来自自己。如果我们注意收集

2、整理学生的问题,你会发现有很多是很有思考性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我们很难一下子说得清或者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比如说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为什么两者所用的硫酸铜的浓度不同?如果用相同的浓度又会怎么样呢?再比如说用甲基绿可以染DNA呈绿色,为什么课本中只有细胞核中呈绿色,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内的DNA就不能被染上色而呈绿色呢?同伴想到的问题或者是从同伴的学生处得来的问题,同样有许多也是值得去研究的。如在教研活动中,常常会有老师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常会有讨论而没有结果的情况,有些也是可以进一步去研究的。如一次教研活动

3、中一位老师提出他在进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教学时,想到“问题探讨”的演示实验中漏斗内的蔗糖浓度在很高的情况下可使漏斗内的液面上升甚至从顶端流出蔗糖溶液,造成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而最终不再外流,如果在顶端扎上一个半透膜,那么顶端只有水流(渗)出,而蔗糖不会外流,这样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降低,不就一直有水从顶端流(渗)出了吗?这样不就成了“永动机”了吗?问题的推理有理有据,一时找不出问题所在,但知道它一定存在漏洞,这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小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更多的来自自己的思考和发现,教师每天都进行教学与和

4、学生交流,每天都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如为什么一道题讲过三四遍甚至七八遍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掌握?为什么课上会有个把学生不认真听?为什么有关细菌的知识学生总容易忘?为什么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内容学生就是不易掌握?《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问题探讨课本中设计为: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左图(图略)所示的现象,同时设计了三个思考题,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解决等等。这些问题虽小但确又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

5、常常碰到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小”,小到可能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它很难或者说永远也不可能申报市级课题,更不要说省级或是国家级课题了,当然我们去研究它也不需要“立项”、不需要“批准”。善于反思总结的教师,每一节课后都要对自己进行过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找找成功之处,发现不足的地方,成功之处可以作为一个小课题,研究它是如何成功的;不足之处更可作为一个小课题,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措施。可以说只要善于思考,小课题就会源源不断的来,随着问题的解决,你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

6、必然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能通过自己独立解决的自己去解决,难度较大的还可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或是利用网络资源及查阅图书来解决,与同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探讨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很多教师都碰到过关于基因表达的计算问题,尽管反复讲了很多次但每次练习或是考试仍有不少学生出错,原因在哪?通过和全组教师的共同分析及对学生进行调查,知道学生出错的原因多种多样:①审题不清(如碱基对数与碱基个数) ②计算错误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分子数不会计算 ④以为基因的两条链都转录 ⑤终止密码子该不该考虑不清楚 ⑥对转录和翻译

7、的过程不清楚。针对这些原因,总结出新的讲授这类问题的思路或计划:利用小步子原理,将该类计算问题进行分解,先学习有关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再学习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最后再进行综合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强调几个注意点。再如“发现问题”中提到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问题探讨效果不是太理想而如何解决的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课本中的渗透装置,学生很不熟悉,也不易理解,无法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即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潜在的意义,这样就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从生活实际出发,重新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夏天菜场

8、上卖的菜很容易萎蔫,我们常会见到卖菜的人向菜上喷些水,过后菜又会变得硬挺。这种现象你们都见过吧?能分析一下这一过程吗?第三,尝试操作再修改将形成的思路或计划放到实践中去尝试,这就是所谓的实验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些问题通过我们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