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

ID:37329835

大小:373.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_第1页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_第2页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_第3页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2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刘继刚(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河南洛阳471003)Abstract:ThereweretwomainsourcesofwatersupplyforacityinthePre-Qinperiod,onewasdrillingwellsforwater,theotherwasdiggingditchestodrawwaterThequalityofwellwaterwaspure,whilethequantityofditchwaterwaslargeThedrainingofu

2、rbanwatermainlydependedonpipelinestodischargerainwateranddomesticwastewaterintothemoatoutsideacityKeywords:Pre-Qinperiod;city;watersupply;waterdrainage摘要: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凿井取水,二是穿渠引水。井水水质纯净,渠水水量较大。城市的排水主要依靠管道将城中的雨水和生活废水排往城外的护城河中。关键词:先秦;城市;给水;排水&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世本作遗址之中,如河南汤阴白营遗址、

3、洛阳矬李遗∋(篇!载:∀鲧作城郭。#从考古发掘来看,龙山址、河北邯郸涧沟遗址等均发现有水井遗存。文化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城市,如山东章丘龙山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水井是河姆渡遗址二层城子崖和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的一座浅水井,距今约5700年,由200余淮阳平粮台遗址、郾城郝家台遗址等,都是龙山根桩木、长圆木组成,有简单的井亭,是一种建)文化时期城市的典型例证。夏商时期城市的范围筑十分完备的木构水井。和结构有了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给人们的生夏商周时期水井的开凿和利用已经比较普活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在获遍。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共发现二

4、里头文化时期∗得安全的同时更需要便利的生活。城市的给水与的水井4座,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水井2+排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先秦时期城市的人们座。商代水井数量多,形制也趋向多样化,有,怎样解决给水和排水呢?本文试通过考古发现对圆形竖穴、长方形竖穴和上圆下方形等式样。其作一探讨。周代水井遗址数量更多。在今河南潢川黄国古城−一、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遗址,发现春秋时期的15座水井,在陕西咸.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阳车站发现战国时期水井81座。以上所见夏1凿井取水商周时期的水井遗址,大都位于宫殿区内或是生凿井取水是古代解决城市供水的重要方法。产和生活区附近

5、,可以认定是主要为了满足生活在古代的环境卫生条件下,井水因其水质比较稳和生产用水。定、清洁,始终是最主要的饮用水水源。井是我仅仅有井还不够,还要有器皿将水从井中汲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明的出。早期发现的水井遗址中都有陶罐及其碎片,/一种设施。吕氏春秋勿躬!篇说:∀伯益作且颈部有绳子痕迹。如河北藁城台西遗址水井井。#经典释文!卷二∀井卦#下引:∀世中出土陶罐较多,共19件,颈部有绳子痕迹,本!云:∃化益作井。%宋衷云:∃化益伯益也。容积均在1升至3升之间。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井尧臣。%#淮南子本经训!载:∀伯益作井而水是先秦时期人们生活用水的重

6、要来源。龙登玄云,神栖昆仑。#伯益造井之说为各家所2穿渠引水公认。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水井出现于多处我国很早便掌握了开挖沟渠的技术。大禹治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53水时用沟渠疏导洪水。大禹行遍九州,∀画其疆米。由涵洞内铺设出来的陶水管道,直接伸到方场,作其沟浍,涝患可蠲,旱亦获济#。考古坑与圆坑底部的相接处。水管道东端口部内外,证实,作为灌溉设备的水井和水渠在龙山文化晚有明显的磨损和碰伤痕迹,这很可能与当时用物期已经出现。在河南洛阳矬李遗址、河北磁县下堵塞管口止水和拔塞放水的磕碰与磨损有关,从潘汪遗址都发现了水渠遗存。下潘汪遗址发现而说明

7、这两个相连的坑是为了堵水和放水使用水渠两条:其中一条为东北流向西南,呈长条的,其作用类似现在自来水的∀阀门坑#。形,宽32米,深15~2米,现已发掘的长度在∀阀门坑#东南壁下部,向东南方向开为485米;另一条全长395米,宽16米,深凿一段长07米,高约103米,宽03~05417~19米。古代城市选址往往遵循∀高毋近米的圆拱形涵洞,接涵洞继续向东南开凿一条口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原则。因宽025~06米,底宽025~035米,深014此,出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防洪的考虑,许多城~176米的上宽下窄的露天沟槽。涵洞底部和

8、市不可能距水源太近,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