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ID:37329883

大小:674.9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21

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_第1页
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_第2页
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_第3页
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_第4页
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6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Jun12009第19卷第2期China’sBorderlandHistoryandGeographyStudiesVol119No123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崔明德为表明南诏不得已叛唐而立的《南诏德化碑》基本反映了南诏王阁罗凤对南诏与唐朝及吐蕃关系的认识,碑文是阁罗凤和郑回的内心独白,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路历程。南诏异牟寻的“四忍”与“四难忍”,体现了他对南诏与吐蕃、唐朝关系的认识,表达了南诏“弃蕃归唐”的基本思路。异牟寻“永为唐臣”思想观点的产生,除了深受吐蕃的欺压之外,还有如下因素:一是南诏与中原王朝有着比较密切的渊源关系;二是唐朝因势利导,积极争取;三是深

2、受郑回的影响。异牟寻和韦皋共同创作的《南诏奉圣乐》突出“西南向化”的主题,既反映了南诏脱离吐蕃归附唐朝的现实,又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希望天下一统的理想追求。关键词南诏首领民族关系思想唐朝吐蕃作者崔明德,1959年生,民族学博士,烟台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邮编264005。南诏是公元7至9世纪在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以洱海和滇池为中心建立的政权。目前,学术界已对南诏的族属、①军事、②经济、③文化、④宗教、⑤法律、⑥民族政策、⑦民族关系、⑧社会生活⑨和外交关系lu•等许多重要问题都做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对南诏的民3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隋唐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

3、”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号:07BMZ008。①参见肖秋:《略谈南诏国的族属问题》,《文物》1978年第10期。②参见管彦波:《试论南诏的军事制度》,《思想战线》1992年第2期;谷跃娟:《南诏军事制度述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③参见管彦波:《南诏商业交换关系简论》,《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管彦波:《南诏经济文化类型探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廖国一:《试论南诏的农牧业技术》,《农业考古》1997年第3期;林文勋:《南诏货币流通分析》,《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④参见管彦波:《试论南诏多源与多元的文化格局》,《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

4、王丽珠:《南诏文化概说》,《大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⑤参见傅永寿:《南诏地方化佛教的崛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王丽珠:《南诏发祥地道教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⑥参见杨国才:《南诏国法制史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⑦参见方铁:《论南诏的民族政策》,《思想战线》2003年第3期。⑧参见方铁:《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间的关系》,《中国藏学》2003年第3期;牛秋实:《唐朝后期与南诏的关系考察》,《学术探索》2004年第6期。⑨参见管彦波:《对南诏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lu•参见许少峰:《南诏与东南亚

5、的关系》,《东南亚研究》1988年第2期。—62—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族关系思想,迄今却无人涉猎。本文拟对此做一初步梳理和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一、南诏与唐朝、吐蕃的三角关系南诏是在唐代西南地区由彝族先民为统治民族建立的政权。①《旧唐书·南蛮传》载:“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蛮谓王为‘诏’,自言哀牢之后,代居蒙舍州为渠帅,在汉永昌故郡东,姚州之西。”《新唐书·南蛮·南诏传》载:“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曰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邓晱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部南,故称南诏。”在6世纪末7世纪初,六诏的势力大致相当,其中蒙巂诏和越析诏的地域最广,兵力

6、较强。但7世纪之后,南诏成为六诏中最强大的一个诏。唐朝建立后,无论是唐高祖还是唐太宗,都对西南民族地区推行羁縻州县制度,设立了许多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刺史、县令的羁縻州县,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经营与管理。如武德七年(624),唐检校南宁州都督韦仁寿“将兵五百人循西洱海,开地数千里,称诏置七州十五县,酋豪皆来宾见,即授以牧宰,威令简严,人人安悦”。②韦仁寿所建的羁縻州县大都在洱海以东。贞观二十二年(648),右武侯将军梁建方征发巴蜀十三个州的兵力出击松外蛮,“杀获千余人。群蛮震慑,亡窜山谷。建方分遣使者谕以利害,皆来归附,前后至者七十部,户十万九千三百,建方署其酋长蒙和等为县令,各统所部,莫不感悦

7、”。③麟德元年(664),唐朝设置姚州都督府(治今云南姚安),以统辖滇西地区。正当唐朝经营洱海地区已取得显著成效时,已经崛起的吐蕃不断向洱海地区扩展势力,影响了唐朝对这一地区的统治。为了遏制吐蕃,唐朝采取了积极扶植南诏的策略。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734—737),唐朝调动姚州都督府的军队协助南诏进行统一洱海地区的活动。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唐朝派御史严正诲等人与南诏王皮罗阁共同商定了统一各诏的战略。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