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册海淀丁凤良《鸡兔同笼》 (2)

10册海淀丁凤良《鸡兔同笼》 (2)

ID:37345106

大小:3.2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2

10册海淀丁凤良《鸡兔同笼》 (2)_第1页
10册海淀丁凤良《鸡兔同笼》 (2)_第2页
10册海淀丁凤良《鸡兔同笼》 (2)_第3页
10册海淀丁凤良《鸡兔同笼》 (2)_第4页
10册海淀丁凤良《鸡兔同笼》 (2)_第5页
资源描述:

《10册海淀丁凤良《鸡兔同笼》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目: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80-81页。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己经公布,开宗明义地提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发展,其内涵是丰富的,不仅体现在以“双基”为主的认知上,也应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上。“关注人的发展”已经成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根本指导思想。由此出发,教学活动的各方面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安排、

2、开展。我想,当我们不在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当我们不在为学生暂时获取的高分而欢呼,当我们不在为学生的暂时摔倒而担忧,当我们不在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眼前,这已经为学生的真正发展作好了必要的准备!何为学生真正发展?我想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知识发展。这里的知识并不是僵化的知识、呆板的知识、狭隘的知识、空泛的知识,而是使知识发展成智慧。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这是一个比传授知识更加伟大、因而也更有重要意义的目的。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不掌握某些知识就不可能有

3、智慧,但人们也可能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没有智慧。何谓智慧?在怀特海看来,智慧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其次是能力发展。能力教育至关重要。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就教育而言,教学生学会学习,应该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无论人们多么努力地学习,哪怕是穷尽毕生的精力,也不能一网打尽知识的海洋。如果你到GOOGLE上输入一个条目,十几秒钟就会出现千百万条与这一条目相关的信息,就算读一遍也不可能。一个科学家一天24小时不吃不睡都在学习,一年

4、下来,他掌握的知识也已经落后了3年。更何况,知识每天都在成倍增长,我们掌握的知识有许多可能是错误的和无用的。因此,学会学习,学会有选择地学习,学习那些对人类来说有用的知识,特别是学会创造、运用,是一种能力教育,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一个学生不会创造性地学习的话,知识的多少,分数的高低,不但不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反而是教育失败的标志。 第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

5、弦,哲学使人获得知识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一名数学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需要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例如: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数学中随处都存在着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结果、美的思想方法,数学课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教材分析:教材中向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主题图,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教材中呈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3种,通过假设举例与列表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结果。其中第一张表格是常规的逐一举

6、例法,根据鸡与兔共20只的条件,假设鸡只有1只,那么兔就有19只,腿共有78条……在这样的逐一举例中,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张表格是先估计鸡与兔只数的可能范围,以减少举例的次数;第三张表格是采用取中间列举的方法,由于鸡与兔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接着在举例中根据实际的数据确定举例的方向,这样可以大大缩小举例的范围。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奥数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为了能准确掌握学生

7、已有的知识水平,为了使教学过程达到优质高效,我对五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了前测。从问卷中了解到,五(1)班有40人,有9名学生之前知道鸡兔同笼问题,有3名学生会用假设法、正确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24名学生不会解答这类问题。五(2)班有41人,有20名学生之前知道鸡兔同笼问题,有12名学生会用假设法、正确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17名学生不会解答这类问题。学生对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距离感。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对《孙子算经》数学史的介绍,学生感受到

8、古代劳动人民的惊人创造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通过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面对限制和挑战的过程。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如果……就……”即假设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解题过程中以列表法为主要载体,提高学生运用估测、尝试、调整等办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三种列表方法,即枚举列表法、跳跃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教学要点分析:以鸡兔同笼问题为载体,以列表举例为载体,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序思考数学问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