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词复习专题

七上古诗词复习专题

ID:37348668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七上古诗词复习专题_第1页
七上古诗词复习专题_第2页
七上古诗词复习专题_第3页
七上古诗词复习专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上古诗词复习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阅读《观沧海》,回答以下问题。观沧海[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全诗以“”字统领全篇,诗人先勾勒了“山和水”的全景,再写“”分承山景,写“”分承水景,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所感)。2、描写实景的句子有,。,。,。描写虚景(想象)的句子是:,。,。3、诗采用的方式,把眼前看到的和诗人的巧妙地结合起来。4、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答: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说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的“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为什么用得好?6、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什么意思?请从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三个方面赏析这四句诗的妙处。诗句意思:赏析诗句:7、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8、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的壮观景象,表现了自己。9、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二

3、、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以下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诗的题目是“次”的意思是。2、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写出了诗人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的两个词是、。3、“风正一帆悬”中的“悬”的意思是,诗人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韵,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为后人所称道。4、这是一首写景诗,揭示主旨的句子是:,。表达了诗人之情。45、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6、请描述“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你脑海中的画面。7、请从多角度品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诗句展现的画面:炼字的精妙:写法的妙处:8、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三、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以下问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钱塘湖春行》带给我们很强的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耳边仿佛听到。诗人最爱去的地方是,因为那里。2、这首咏西湖的诗,以“”为线索,同时以“”字为着眼点,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3、从诗中哪能些词语能看出是写初春景象?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的变化写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5、有人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啄”用得特别好,

6、请说说好有那里?6、有人认为“几处”、“谁家”改为“处处”、“家家”更能体现春天的生机勃勃,你赞成吗?请说说理由。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的变化写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请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突出春的勃勃生机和妩媚动人的?8、尾联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和心情?4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0、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急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

7、副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诗一副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最后两句诗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仅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四、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以下问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天净沙”是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2、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指哪几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小令,作者借助等明显具有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的气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