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富法+聂云台+原着

保富法+聂云台+原着

ID:37355648

大小:28.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2

保富法+聂云台+原着_第1页
保富法+聂云台+原着_第2页
保富法+聂云台+原着_第3页
保富法+聂云台+原着_第4页
保富法+聂云台+原着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富法+聂云台+原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保富法从某个角度探究人生遭遇,往后望是无尽苦难,向前看又是一片茫茫,不论是蒙昧无知,或是智虑过人,都是声声无奈!也许有短暂梦里欢乐,仍只是苦多乐少,过眼云烟。只要稍有思想,总得要想想办法——趋吉避凶,这也是人类本能。然而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均凭自己的努力;不怨天、不尤人,都是自业自得!了解这种道理,不仅有助今生,而且还有益于无限未来,不论是个人,或是群体,均蒙其利。当前世人所追求者,莫非‘名利’,如果手段公平,无可厚非,问题出在,只知有自己个人的名利,常否定并伤害别人正当名利;人人痛恨特权,却又不断地制造新特权,这就是全部世事纷乱的根源

2、。惟有深信因果,行善积德,才是改造命运的最好途径。仔细观察分析,你将发现易经所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说乃是宇宙的真理,绝对科学,不是浅薄之士所易了解。因果之学,贯通三世,复杂万分,除了个人果报之外,还有共同业报,彼此交互影响,使整个人生形成一个业力网,需要同舟共济,绝难独善其身。盖世人大都贪财,想尽办法权谋巧算以求富。而富者骄奢淫逸、悭贪自肥,却不知保富;贪财而不施舍,利己而不积德利人。殊不知天道亏盈而益谦;满招损,谦受益,过份的必受制裁,吃亏的必受补益。盖以今世之人,大抵不知幽明之理,以为人死无鬼,一切皆已断灭;故生时所作之事,苟一时有利于

3、己,虽有害于人,不顾也;即人所受之害,其损失过于己之利益,重大至千万倍,亦不顾也;所以欲富己而贫人,贵己而贱人,寿己而夭人,一切杀盗淫妄等十恶大罪,无不放胆为之。而不知寿算尽时,生前一切怨鬼,皆来索命,死后同至阎王处审判;生前所得之便宜、所作之黑暗事业,皆须一一偿还,或入地狱,或入饿鬼、畜生道中;其所得之业报,与生前所作之十恶,其轻重大小如五雀六燕之铢两称也。世人大抵不知因果报应轮回之苦,尚作无鬼论,亦大可怜矣!《中庸》说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这叫作表里如一,即是诚意、毋自欺,)《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

4、富。因为贪财与不贪财,关系著别人利益、幸福很大;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世人都以为积钱多买些田地房产,便能使子孙有饭吃;所以拼命想发财。今天看看一些事实,积钱多的,反而使得子孙没饭吃,甚至连子孙都灭绝;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有饭吃,而且有兴旺气象。平常人又以为全不积些钱,恐怕子孙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看来,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一定会发达。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作穷秀才时,心中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作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贫寒。先买了苏州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家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

5、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宫。他念念在利益群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结果,自己的四个儿子,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儿子们曾经请他在京里购买花园宅第一所,以便退休养老时娱乐,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的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园,才能享乐呢?’范先生的几位公子,平日在家,都是穿著布素衣服。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钱,也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所以家用极为节俭,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照

6、普通人的心理,以为这样,太不替子孙打算了,谁知道这才是替子孙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单是四个儿子都作了公卿,而且能继承他父亲的意思,舍财救济众人。所以,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传到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是八百年了,苏州的范坟一带,仍然有多数范氏的后人,并且还时常出优秀的分子。世人若是想替子孙打算,想留饭给子孙吃,就请按照范文正公存心行事,才是最好方法。再说元朝的耶律文正公(耶律楚材),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军师,军事多数是由他来决策,他却是借此而救全了无数人民。因为元太祖好杀,他善于说话,能够劝谏太祖不要屠杀。他身为宰相,却是布衣蔬食,自己生活非常刻苦。他是

7、个大佛学家,利欲心极为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时候,诸位将领都到府库里收取财宝,而他却只吩咐将库存的大黄数十担,送到他的营中;不久,就发生了瘟疫,他用大黄治疗疫病,获得了很大的效果。他也是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作宰相的,却有十三人之多。这也是一个不肯积钱,而子孙反而大发达的证据。《药师经》上开宗明义,详细说明了悭贪不舍的罪过。经上说:‘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缺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得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心生痛惜。如此之人,由此命终,生饿鬼界,或畜生道。’因为大富之人,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