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

ID:37373538

大小:396.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2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_第1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_第2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_第3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_第4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兔兔www.xuetutu.com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第33卷第4期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1)Vo1.33NO.4·29·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SQ2~SQ4岩性油气藏成藏分析聂晓庆,张尚锋(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施和生(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1分公司,厂乐广州510240)/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杜家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厂州510240/朱锐,罗明(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

2、4023)周凤娟(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广州510240)[摘要]从目前惠州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结果来看,岩性油气藏大多分布在sQ2~sQ4等3个层序中,分析总结这3个层序中的典型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油气运移通道等,建立该地区的岩性油气葳成藏模式,指导惠州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惠州凹陷的烃源岩主要有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其中文昌组烃源岩对岩性油气藏成藏贡’献较大;岩性砂体的发育受到沉积坡折和沉积相带的共同控制,储层物性较好;油气可以沿着断层和砂体运移到有利圈闭中成藏。[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中图分类号]TEl22.1[文献标识码]A[文

3、章编号]i000—9752(2011)04—0029—05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发育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新生代地层系统组名岩性剖面沉积相年代层序K砂体(Ma)分布沉积盆地,珠汀口盆地是南海北部边缘展布规模最大第四纪■■-的含油气盆地。该盆地属于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万_—上新世——陆棚上的断陷裂谷盆地,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断阶带、—【陆棚北部裂陷带、中央隆起带和南部裂陷带及南部隆起带晚由等5个一级构造单元[1]。惠州凹陷位于北部裂陷带,新j中⋯~■●靠萱■滨岸85处于大陆架背景,以发育海相地层为主,且地层相对碳酸盐165一kO8一比较平缓。珠江口盆地新生界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H十葬l生磊滩l§%——

4、kz2——台甜h175K0RK1【组’、、潮坪SQ2古新统的神狐组,始新统的文昌组,渐新统的恩平组、珠海组,中新统的珠江组、韩江组、粤海组和上图1珠江口盆地中新世地层发育柱状图新统的万山组L2J(图1)。1烃源岩特征珠江口盆地发育两套烃源岩:一套是文昌组湖相泥岩,另一套是恩平组湖沼相含煤泥岩。从目前揭示的地层看,文吕组岩性主要为泥岩和砂岩,中深湖相和滨浅湖相沉积,厚度1006~2000m;恩平组主要以河流相、湖沼相沉积为主,岩性以泥岩、页岩和砂岩互层为主,夹煤层和炭质泥岩。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其有机碳("/DC)的平均含量达到2.6,产烃潜力(S+S。)达到12.92mg/g

5、。从生烃角度来看,中一好级别的烃源岩为惠州凹陷义昌组烃源岩的主体。有机质类型以1型和Ⅱ型干[收稿日期]2olO一1o13[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大专项(2oo8zxo5o23—002[作者简介]聂晓庆(1983一),女,2008年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隐蔽油气藏成藏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学兔兔www.xuetutu.com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4月酪根为主。恩平组烃源的有机质-度为差一L}I等,TOC普遍大于ll,s十S达到2mg/g。恩平组整体有机质类型以丌型=1二酪根为主。惠州凹陷文禺组最为发育,沉积地层很厚,北部恩平组地层较为发育,埋深大,成熟度高。2储

6、层特征及砂体发育的控制因素2.1储层特征惠州凹陷SQ2~SQ,i储是特指惠州凹陷南部以及其周围区块珠江组巾部有别于其他储层的砂岩储层,命名为K系列砂体。⋯lf受古珠江物源的影响,在西北古珠汀入口处,沉积以大套块状砂岩为主,至远源处(东沙隆起以南)又变为以海相泥岩为主,在惠州凹陷南部及周围区域表现为海相泥岩夹砂岩I。其巾,K08、K22这两套砂体在惠州凹陷分布广泛,特征明显,在平面上多成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分布,在纵向卜有沿着层序界面上下分布的特点。K08、K22两套砂体分别沿着层序界面SB17.5、SB18.0上下分布。在条带砂的南部物性较好,砂体较厚,往北东方向物性逐渐变差。2.2沉积坡折

7、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惠州地区主要发育沉积坡折(2),它是巾于不同地区沉积速率差异造成的地形坡度突变而形成的。图2惠州凹陷沉积坡折分布图惠州凹陷沉积坡折并非为珠汀口盆地的陆架坡折,从地形特征上来看,陆架坡折是大陆架和大陆坡的过渡带,主要分布红珠江用盆地F1云凹陷北坡一带。SQ2海侵时期,惠州凹陷发育中陆架j=角洲,同时东沙隆起开始发育碳酸盐岩,随着高位时期的到来,碳酸岩台地不断生长,物源向惠州凹陷以南搬运受到遮挡而迅速卸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