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菌属》PPT课件

《螺杆菌属》PPT课件

ID:37383505

大小:2.8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10

《螺杆菌属》PPT课件_第1页
《螺杆菌属》PPT课件_第2页
《螺杆菌属》PPT课件_第3页
《螺杆菌属》PPT课件_第4页
《螺杆菌属》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螺杆菌属》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螺杆菌属Helicobacter*螺杆菌是一个新的菌属,主要引起消化道病变。*1989年根据此菌的RNA序列、细胞脂肪酸谱、生长特征及其他分类上的特征,认为此菌不属于现有的任何菌属,而正式划分出一个新的菌属——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第十二章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MALT)的发生关系密切。*1979-1981年,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的Warren和Marshall首次在胃活检组织中发现并分离培养出Hp。第十二章螺杆菌属Helicobacter2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p发现者、澳大利亚临床微生物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Marshall)罗宾·沃伦(RobinWarren)第十二章螺杆菌属Helicobacter1982Warren和Marshall分离出“unidentifiedcurvedbacilli”1984Langenberg等命名为“campylobacter-likeorganism,CLO”1988Thompson等发现其16SrRNA序列分析相似于“Wolinella属”1989Goodwin等发现5个分类学特征,命名“Hp”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幽门螺杆菌位于:ε

3、-变形菌纲(Epsilonproteobacteria)弯曲菌目(Campylobacterales)螺杆菌科(Helicobacteraceae)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1.感染率:*发达国家(成人)45%*发展中国家(成人)60%~80%*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检出率可高达80%~100%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2.流行病学:传染源:人传播途径:粪-口或口-口传播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Hp感染自愈率接近零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

4、lori一、生物学性状1.幽门螺杆菌的形态学特征革兰染色阴性螺旋弯曲形,细菌常排列成S形或海鸥状。长2~4㎛,宽0.5~1.0㎛。一、生物学性状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菌,末端钝圆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在胃黏膜上皮表面,胃小凹内及腺腔内,呈不均匀的集团状分布Hp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2.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生长时需CO2,微需氧,37℃,pH6~8;培养时需动物血清或血液;菌落呈无色透明针尖般大小。*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是鉴定该菌的主要依据之一。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

5、obacterpylori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急性炎症*恶心*上消化道疼痛*呕吐和发热也时有发生慢性活动性胃炎*上腹饱胀不适,餐后为甚、无规律性隐痛、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出血*胃癌样表现:A型胃炎可出现1.临床表现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胃黏膜红肿、糜烂、局灶出血*胃黏膜表面上皮和小凹上皮局部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急性胃炎病理改变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慢性胃炎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胃、十二指溃疡特点:*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发作时

6、上腹痛呈节律性。症状:*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为钝痛,烧灼痛,胀痛,剧痛,饥饿痛。*十二指肠溃疡:空腹痛或夜间痛*胃溃疡:进餐后痛*部分患者伴有或仅表现为消化不良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胃溃疡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症状:*早期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表现,如:上腹部不适、胃痛、呃气、返酸等表现;*晚期胃癌可以出现贫血、体重下降,黑便,疼痛、甚至呕血和便血。*贲门癌会出现进食困难*幽门癌会出现幽门梗阻。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胃癌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

7、terpylori2.致病机制:*定植(colonization)于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的底层。*损害胃黏膜屏障:H+反向弥散细胞毒素:空泡毒素(Vac)A空泡形成相关蛋白(Cag)A尿素酶:氨降低粘蛋白含量,毒性作用第一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炎症反应:直接刺激免疫细胞,直接刺激胃黏膜上皮产生细胞因子。*胃泌素关联假说:增加胃泌素释放,使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增加。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