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体会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体会

ID:37385012

大小:59.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体会_第1页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体会_第2页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体会【关键词】益气活血化痰法;颈椎病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眩晕”范畴,临床以颈部酸胀、头晕眼花,手指疼痛、麻木,心悸,心慌,咽部不适,重则出现走路摇摆、手足笨拙,甚至下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历代医家对该病提出了因虚或血瘀或痰所致的论点。如《灵枢·大惑论》“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灵枢·卫气》“上虚掉眩”,朱丹溪更力倡“无痰不作眩”之说,明代虞抟提出“血瘀致眩”论点等。据此,笔者采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治疗方法  笔者认为,本病病机在于本元亏虚,痰血瘀滞,故治疗当重在补气行血为主,佐活血化痰通络。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为

2、基本方,并随证加减。益气活血化痰汤基本方组成(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免煎中药饮片,每味中药已合成常用饮片的剂量,3g/包,可直接用开水冲服):黄芪3包,当归1包,川芎1包,白芥子1包,蜈蚣1包,桃仁1包,天麻1包,葛根3包,炒白芍1包,桂枝1包,桑梗2包。临床视病情酌情增减。3  如患者头晕眼花,整日昏昏欲睡,听力、视力下降,头晕常在扭转颈部时加重,此为气虚痰血瘀滞痹阻所致,用基本方减桂枝、炒白芍,加炒地龙、制姜黄等。如患者表现为头痛或偏头痛,伴心悸不宁、心律失常、胸闷气急、多汗、面潮红等,为痰瘀扰心,心失所养而致,用基本方去桑梗、白芥子、桃仁,加丹参、苦参、炙甘草等。如患

3、者出现颈、肩、上臂、前臂、手指疼痛麻木,疼痛剧烈呈放射性,亦可引起背部酸、胀、疼痛及背部不适,上肢肌肉无力,并因劳累及受凉而诱发。此为气血运行不畅,久而气滞血瘀,风寒痰瘀痹阻,用基本方加丝瓜络、羌活、独活、徐长卿等。此外,如颈部酸胀疼痛、僵硬,或伴有肩部不适,常在起床、劳累、受凉时加重,而且经常落枕,为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阻所导致,用基本方加减,每获良效。  2典型病例  患者,男,63岁,教师,2005年3月16日初诊。患眩晕已数年,近日外感风寒,经治疗好转,但眩晕复发。现证:面色苍白,形体瘦小,眩晕眼花,畏寒怕风,颈项拘急疼痛,整日嗜睡,苔薄白,脉细涩。颈椎X线示:C4

4、~6骨质增生。此为气虚之体,因受风寒诱发,颈部寒痰痹阻。治拟益气活血散寒。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加减:生黄芪2包,桂枝1包,葛根2包,秦艽1包,羌独活各1包,桑梗1包,鹿角霜1包,蜈蚣1包,天麻1包。每日1剂,开水冲服。服5剂后,畏寒怕冷消失,颈项稍能转动,去桂枝、秦艽,加鸡血藤1包、川芎1包。续进9剂,诸症消失。  3体会3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颈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其病机大多为气虚痰血瘀滞。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受到劳损和外伤,甚至轻微的损伤,都会在椎体边缘出现血肿,这些血肿会逐渐骨化,形成骨刺。如突出的骨刺正好发生在神经根出口部位,导致脊髓或神经根

5、受压,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在临床治疗上,现代医学常用扩血管药来供血,又辅以营养心脑器官的药物来供血供氧,这与中医益气活血的方法是一致的。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了颈椎病引起的各种症状,遵照中医“气行则血行”和“痰瘀同源”的说法,提出了益气行血、化痰活血治疗颈椎病的构想,并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方中重用黄芪补气,配当归、川芎增强补气行血功能,促使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和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为君药;天麻、葛根、蜈蚣扩张冠脉,提高脑供氧量,为臣药;桃仁、白芥子活血化痰,白芍敛阴,桂枝温经通络,为佐药。通过临床观察,用本方加减治疗颈椎病在临床出现的各类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