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带刺的朋友(李志懋)

15、带刺的朋友(李志懋)

ID:37388708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3

15、带刺的朋友(李志懋)_第1页
15、带刺的朋友(李志懋)_第2页
15、带刺的朋友(李志懋)_第3页
15、带刺的朋友(李志懋)_第4页
15、带刺的朋友(李志懋)_第5页
资源描述:

《15、带刺的朋友(李志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方案学校:闵行区实验小学(莘松校区)年级:四班级:四6人数:43学科:语文(新教材)课题:《带刺的朋友》教师:日期:11.1教学目标:1.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并积累“诡秘、高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刺猬偷枣的过程,从中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3、在阅读1-9节的过程中,学习先归纳几小节,再归纳某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制定依据:一、教材分析:1、教什么?从教学内容来看,《带刺的刺猬》一文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和用刺击退大黑狗进攻这两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从单元目标来看,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如何归纳刺

2、猬偷枣和刺狗这两件事也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结合这两点,我制订了如上教学目标:同时,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刺猬偷枣的过程,从中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定为教学重点;将“在阅读1-9节的过程中,学习先归纳几小节,再归纳某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定为教学难点。2、如何教?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如何去有效地落实目标,我深入研读文本之后,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一)抓住课题,体会情感本课写的是刺猬,课题却没有直接用“刺猬”为题,而是用《带刺的朋友》作为课题。显然,作者是有意图的。课题给我带来了思考,是否可以抓住课题中的“朋友”一词,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课

3、题中的“朋友”于是成了贯穿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在出示课题之后,我马上问:课题中带刺的朋友指的是谁?在初读课文后,又接着质疑:刺猬偷的是谁家的枣,刺的是谁家的狗?既然偷的是小作者家的枣,刺的也是小作者家的狗,按理说,小作者应该很讨厌它呀,为什么还要称它作“朋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提及,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不断有所感悟。当学生充分讨论后,这时候的小结点题也就水到渠成:这只刺猬会挑天气出来觅食,会利用自己身上的刺来扎红枣,在偷红枣的过程中不仅灵活还小心谨慎,这样可爱、聪明的刺猬,如果来你家偷枣,你愿意给它偷吗?难怪小作者称它是——带

4、刺的朋友。(二)读议结合,理解文本语文学习不仅要抓住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要紧扣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走近文本,走进文本。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读读、议议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理解文本。在第一教时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默读2-9小节,想想小作者为什么这么喜欢刺猬,心甘情愿地让它偷自家的枣子?找到相关语句,圈一圈,划一划,想一想理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先边自读,边圈划词句,再思考理由,然后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在之后的指名交流过程中,我注意提醒学生按照“偷枣的过程有顺序地说”,同时,将交流的重点引导至理解“刺猬的动作”上。这样一来,学生

5、的交流都能围绕偷枣的过程有顺序地说,对于“诡秘、用力摇晃、径直、飞快地跑、高明”等词句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很好地理解了文本,也体会到了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三)引导归纳,分步落实“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新的训练点,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这项教学内容,对于如何归纳,也学到了一定的方法。因此,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注重的是引导归纳和分步落实。为此,在教学“刺猬偷枣”一事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即让学生先弄清楚这只刺猬是怎样一步一步偷枣的。以2-4小节为例,出示课文内容之后,指名读,然后请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刺猬在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

6、纳出板书:【诡秘地爬】。之后,又将后文分成5-6小节和第7小节两部分,分别引导学生照样子归纳出板书【用力摇树】、【逐个归枣】、【打滚扎枣】和【驮枣飞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看着板书,再试着完整归纳“刺猬偷枣”的主要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加上开头,“一个新月斜挂的晚上——”。这样,教师有意识地将几个重点小节的内容引导学生合并、归纳,在理清过程的同时,也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同时,板书的设计无形中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有了分步学习的基础,课堂上,学生对于概括“刺猬偷枣”一事的主要内容,就显得游刃有余,人人能说,而且能说到位,说完整。二、学生分析:二、学生分析;1、环保意识的渗透学生的环

7、保意识不是靠几篇课文就能渗透的,要日积月累的体验。《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学生较感兴趣。但对“小作者为什么要给刺猬喂食”、“爸爸为什么会笑了”等问题,学生的理解比较浅显,只是“喜欢小动物”。可以“大自然的奇迹”为主要话题,给孩子们讲讲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讲了保护自然的道理,这涉及到生态平衡,他们依然似懂非懂。我想,知识的扩展并非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学中同样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人类的保护弱小,爱护自然,珍惜生命……都是对“善”的追求。二、单元知识点的巩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